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一般资料】 患儿8个月 【主诉】 因“间断咳嗽、气喘1个月”入院。 【现病史】 患儿1个月前感冒发热后出现咳嗽、气喘,于门诊就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1周,症状逐渐消失。4天前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流涕,1天前咳嗽加重,哭闹时可闻及“吼吼声”。
【诊断】 入院后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 婴幼儿喘息是否会发展为哮喘,应综合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医师应详细了解患儿的出生史、有无皮肤过敏表现、父母是否有过敏性疾病等。3岁前发生喘息者,如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患儿有诊断明确的过敏性皮炎、父母有诊断明确的哮喘史)或2个次要危险因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4%、感冒无关的喘息、诊断明确的过敏性鼻炎),则学龄期发生哮喘的风险明显增加。对≤5岁的儿童,哮喘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GINA(2006版)指出,对婴幼儿喘息,以下临床症状高度提示哮喘:频繁发作性喘息(>1次/月)、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无季节变化的喘息及症状持续至3岁后。另外,对反复出现喘息的婴幼儿,医师应予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试验性治疗,如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停药后症状重现或加重,则支持哮喘诊断。如患儿对常规治疗反应差或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则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喘息,包括慢性鼻-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反复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核、先天性气道畸形(如气道狭窄和气管软化症)、异物吸人、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