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自语,自笑,冲动,毁物8年,加重1天。 病例特点:1、患者女性,26岁。2、病程8年,患者于8年前和同事生气后出现精神失常,表现为发呆,话少,生活料理差,当时未予治疗,于2008年12月病情加重,表现为自言自语,自笑,情绪不稳定,和家人发脾气,不顺从她意便冲动,摔砸东西,有时冲动打其母亲,有时反复照镜子,爱打扮,多疑,认为别人的话不可靠,行为异常,在屋内乱蹦,夜眠良好。于2009年2月24日首次住入我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最高日量为5mg×16天,住院26天好转出院。出院后未坚持服药,病情时好时坏,又先后5次住我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服用过阿立哌唑,奋乃静,利培酮,喹硫平等药物,末次住院于2015年9月7日至2015年12月8日,给予利培酮治疗,最高日量5mg×93天,联合MECT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拒绝服药,病情复犯,自言自语,在屋外站立,拒食、拒水,生活不知料理,外走,家属为求诊治而将其送入院。
3、既往史:幼年时打针造成左耳听力受损,既往患白细胞减少,一直服药治疗。否认重大疾病手术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同胞3人,行2,幼时发育正常,适龄入学,成绩一般,毕业后务农,工作能力一般,平素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差,无烟酒不良嗜好。月经史:末次时间不详。家族史:否认父母两系三代精神失常史。4、体格检查:左耳听力差,大声对其说话后能有反应,余未见明显异常。5、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年貌相符,接触被动,交谈欠合作,问答欠切题,思维内容不暴露,如问:“为什么不吃饭啊?”患者不答,无自知力,情绪不稳,对住院不安心,情感反应欠协调,拒食拒水,违拗,冲动欲伤人,个人卫生不知料理。
初步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1、女性26岁。2、病程8年。3、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被动,思维内容不暴露,无自知力,情感反应不协调,拒食、拒水。不能正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功能受损。鉴别诊断:患者生活懒散,语量不多,语速慢,语调低,少与人交流,意志活动减退,需与抑郁发作鉴别,但患者情感以平淡为主,未引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抑郁表现,知情意欠协调,暂排除。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精神检查及ICD-10诊断标准,患者病情符合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处置:1、完善相关检查如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电图等以指导治疗及监测不良反应。2、患者病程迁延,给予利培酮5mg/日起始,给予苯海索4mg/日防止锥体外系反应。3、.结合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因患者院外冲动欲伤人,故严防冲动、伤人、外走、摔伤。
患者幼年丧失听力,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精神检查比较困难,只能通过情绪和行为以及家属提供的病史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