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周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单膝置换

主诉 病史

患者,男,37岁,强直性脊柱炎17年,车祸致骨盆骨折、右侧髋臼骨折、左侧大粗隆骨折3年。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病史。查体:脊柱后凸畸形,头部前倾,颈胸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均为0°,双侧髋关节轻度曲屈内收畸形,总活动范围0°,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X线:骨盆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双侧骶髂关节骨性融合,胸椎后凸畸形,部分胸腰椎见“竹节样”改变,双侧髋臼内陷,髋臼囊性变,关节间隙均匀性变窄,股骨头密度均匀一致;左侧大粗隆螺钉内固定术后骨性愈合。

查体 辅查

生化检验:HLB-27(+),CPR及血沉轻度升高,ASO、RHF(-),结核抗体(-)。诊断为AS累及双髋关节,双侧髋臼内陷,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左侧股骨内固定术后。 。

诊断 处理

入院后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入院第3天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经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加左侧股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1周辅助患者下床保护下活动,术后3周再次在全麻下行右侧髋关节置换术;二次术后3周下床右侧髋关节部分负重活动,3个月后完全负重。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双侧髋关节无疼痛,功能恢复满意,Harris评分83分。术后半年返回社会从事服务工作。每年复查X线1次,无异位骨化,第1年发现右侧髋臼假体轻度内陷,此后复查髋臼假体未见移位,无骨溶解现象,股骨假体未见异常。患者影像资料见图1

随访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发生在关节囊、韧带骨附着点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属于血清阴性结蹄组织病,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性,致病原因不清,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感染及机体免疫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也最先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引起骶髂关节及脊柱融合。外周主要侵犯髋关节,往往累及双侧,引起髋臼囊性变、关节间隙变窄,最终发展为髋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与脊柱畸形叠加给患者造成高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所以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尤其重要。 目前研究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工作。髋臼内陷是指股骨头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向骨盆内侧移位超过髂坐线并出现患侧髋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的疾病。原发性髋臼内陷症很少见,多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等疾病的继发性病变,总体上发病率低,非手术治疗效果有限,目前主张手术治疗,打压植骨重建髋臼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为主要治疗手段,恢复髋关节正常旋转中心,依靠完整髋臼环固定髋臼假体,达到假体长期稳定目的。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性疾病,为创伤骨科常见损伤之一,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因素,多数患者合并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尿道、膀胱及直肠等器官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需要积极主动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尽量避免发生并发症,对于纵向及横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波及髋臼移位的骨盆骨折、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等均主张手术治疗。但往往受患者其他器官疾病限制无法及时手术,遗留严重骨盆畸形及不同程度的创伤性髋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公认的挽救性治疗措施。

发布于 18-06-20 20:0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