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一例

柯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脑动脉瘤

主诉 病史

主诉:脑出血术后2月,反复头痛1月 病史:患者2月前因“突发恶心呕吐3小时,意识不清1小时”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我院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患者病情缓解出院。住院期间患者拒绝行头颅DSA检查,出院后患者反复头痛发作,为全头痛,针刺样,予对症治疗后无改善,现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规律服药治疗。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2月前头颅CT检查提示1、脑室系统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幕上脑积水

诊断 处理

诊断: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 治疗:行头颅DSA检查发现左侧PICA远端假性动脉瘤形成,大小约6mm,予微导管超选至载瘤动脉近端,置入弹簧圈及灌注Onyx胶将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病情缓解出院。 讨论:周围型颅内动脉瘤(peripher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动脉瘤,顾名思义,指发生于Willis环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分支远端的动脉瘤,包括大脑中动脉分叉部远端、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起始部远端和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远端的动脉瘤。目前对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是外科手术治疗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尚仍存在争议。尽管多种外科手术如开颅手术夹闭术、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包裹术等已用于各种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但是外科手术往往具有挑战性且伴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因此外科手术治疗此类动脉瘤的应用逐渐较少,随着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改进及栓塞技术的提升,血管内栓塞治疗正逐渐成为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得此类动脉瘤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载瘤动脉闭塞术、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单纯医用胶或混合弹簧圈栓塞术等。对于本例中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因其已在PICA发出分支的远端,因此可以选择闭塞载瘤动脉而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

发布于 17-08-22 23:37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