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35岁女性,月经量少,2日即净,经行胸胀痛,痛经不甚,经期延后2-3天。平素怕冷、腹凉,有尿频,服用过金匮肾气丸和乌鸡白凤丸,不仅无效,经量更少。预计经期1周后将至。
体形偏胖。舌质暗红,舌体胖,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紧。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血为寒凝,气机不利) 治疗: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方药:当归10 赤芍15 云苓15 枳壳10 香附30 白术10 肉桂6 小茴香10 苏梗10 陈皮10 木香10 炒麦芽15 川芎10 川牛膝15 甘草6 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两遍,共取600ml,分早、午、晚三次温服。经前服用,经期不停。
共服用21剂,调理2个月经周期,经量渐多,初系紫黑血块,继则色转鲜红,腹凉、胸胀未作,自此经候如常。 讨论:月经过少,一般有3个原因,一是血虚,二是宫寒,三是肝郁。此患者怕冷腹凉,经前痛经、胸胀,又有舌像可凭,属寒凝气滞血瘀。《内经》云"血实宜决之",方用当归、赤芍、川芎、川牛膝活血化瘀;陈皮、枳壳、香附、木香、麦芽行气;肉桂、小茴香、生姜温通,如此寒去气顺血行而正复。实证易治,虚证难疗,此属实证,故而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