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男,33岁,因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5年,发炎、视力下降2月来诊。患者3年前在当地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1.5年前发生角膜穿孔,来诊时查到大量菌丝。给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近10个月没有复查。1月前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部分缝线松动,给予拆除,并用左氧氟沙星,但是眼部发炎越来越重,不能控制,视力明显下降。
图一: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左眼角膜纸片水肿,颞侧植片、植床溃疡变薄。
共焦显微镜未见菌丝。 图三:找出1.5年前术前照片
图四:术后8个月照片,视力0.8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常见植片并发症有几类:1、免疫排斥。2、原发病复发。3、缝线相关的感染。4、植片愈合不良溶解。 本病例的表现为植片植床溶解,伴植片部分水肿。肯定不是排斥反应,植片愈合不良导致的溶解也不考虑,因为患者术后8个月时效果很好。所以只有可能是缝线松动导致的感染或原发病复发。 不过从外观,以及共焦显微镜检查看,不应该是缝线相关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所以只有可能是原发病复发。原发病原来诊断是真菌穿孔,但是这么久了肯定不可能是真菌复发。 图一:第一次术前照片。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尽管下方周边有些新生血管。
不过从目前植床植片溶解的情况看,比较符合hsk复发的特点:溶解、糜烂、不规则病变。角膜溶解的另一个疾病是蚕食性角膜溃疡,该病例结膜和角膜缘没有病变,所以不支持。因此,原发病很可能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图二:因此,我们拆除松线后,给予了全身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0.2日五次,和局部频繁应用更昔洛韦点眼。治疗五天后病变逐渐减轻,溃疡缩小。不过溃疡最深处有穿孔的危险。
图三:荧光素染色后溃疡缩小。
图四:明确诊断后,为促进角膜愈合,给做了羊膜覆盖。但是覆盖5天后角膜植片出现了混浊浸润。
图五:给予抗生素眼水治疗,观察两天后浸润逐渐加重。
图六:为防止感染加重,给予拆除羊膜,局部加强看细菌药物。
图七:因为没有分泌物,感觉可能还是病毒感染导致角膜免疫反应,故在加强抗病毒和抗细菌的同时,给予了0.02%氟美酮眼水滴眼,浸润逐渐减轻。
图八:上皮愈合,出院观察。
报道这例病例,主要有几个临床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一些术后效果良好的患者,有时候不及时复查。出现问题后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最后可能效果很差。因此,一定要叮嘱患者及时复查,另外,目前国内角膜专业医生比较缺乏,应加强培养。 2、有些疾病因为就诊比较晚,临床特点不明显,影响诊断。本例病例第一次是因为真菌感染穿孔来的,看不出病毒性角膜炎的特点。其实该患者很可能是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不当合并了真菌感染。因此,也影响了术后抗病毒的治疗,导致复发。 3、术前和随访期间照相存档,有助于病情分析。 4、羊膜移植有时候并不是都能起作用,羊膜可能会影响药物渗透。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