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29期 经历多次手术的角膜,诊断和处理是什么?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巩膜炎 角膜溃疡 角膜穿孔

主诉 病史

文字描述: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男, 39岁,因为双眼反复红,视力下降十余年。7年前在外院行两次左眼结膜后退术,一次右眼结膜后退术。半年前到另一家医院行左眼“板层移植术”两次,右眼角膜板层移植术一次。用的是“全飞秒取下的角膜基质片”。因角膜溶解,角膜近穿孔,转来我院。

查体 辅查

查体:Vod:0.6,Vos:0.06。右眼鼻侧角膜约7X7mm变薄,近穿孔,局部结膜增生充血。左眼颞侧角膜变薄前膨,中央不不规则溃疡,鼻侧角膜基质变性,结膜增生充血。 图一:右眼情况,鼻侧一般角膜溃疡变薄。遮盖大部分瞳孔

图二:左眼情况。颞下方膨处变薄

图三:左眼鼻侧变性,结膜充血

图四:右眼前节OCT

图五:左眼前节OCT

患者拒绝右眼手术,尽管即将穿孔,但是患者视力尚好,不愿手术。左眼视力差,希望手术。

诊断 处理

一、关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这个患者诊断有点困难,十年的病史,在几个大医院诊断为“蚕食性角膜溃疡”,所以才做了数次结膜后退,以便阻断对角膜的免疫破坏。但是就形态来看不支持蚕食性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应该是结膜破坏,角膜呈沟装破坏进展,中央角膜应该水肿严重。这个患者表现很不典型,当然与反复手术有一定关系。 鉴别诊断方面,应该注意有没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角膜溃疡,但是该患者没有关节炎。再就是巩膜炎性角膜坏死,这个患者也没有巩膜炎。还有就是多发性硬化病,这些全身都没有表现。所以,只能诊断为自体免疫性角膜溃疡。但是治疗上应该没有区别。 二、关于治疗: 这个人做结膜瓣覆盖只能算是下下选,因为本身病变就是与结膜介导的自体免疫病有关,所以结膜覆盖后病变只能继续发展。 羊膜覆盖也不可行,因为已经要穿孔,羊膜不可能堵住穿孔和发展。所以,只有做板层角膜移植保眼球,同时用全身和局部免疫抑制剂。 三、如何手术: 患者只同意做左眼,因为视力差,不愿意做右眼。板层移植如何做?肯定不能做全板层,因为全板层破坏患者干细胞,术后也有较高排斥率。只能做部分板层,部分板层做多大范围呢?如果只做颞下方,鼻下方的病变会不会复发?部分板层是否需要跨过瞳孔区? 当时我决定不管瞳孔区的问题,因为即使跨过瞳孔区,也会影响视力,而且现在患者的部分板层必须同事带着部分巩膜,所以不能用环钻。只能用刀切,如果跨过瞳孔昂去的话,会破坏更多干细胞和健康角膜。因为不知道术后患者会不会继续发展,应该尽量保留健康组织,以最小的手术创面保住眼球为主。如果以后病情稳定了,可以再近一步手术治疗。 图一:所以以保眼球为目的做了部分板层移植。术后口服激素和环孢素A,局部应用他克莫司盒激素等。

图二:尽管视力受影响,但是比较安全,术后通过药物治疗以后眼部安静,没有复发。但是鼻下方的结膜充血经常发作。

图三:因为威胁到角膜病变发展,所以把局部血管膜切出了,联合羊膜移植,术后控制稳定。视力0.05

图四:患者病情稳定一年以后,为提高视力,做了中央部分板层移植。

图五:早期视力不太好,没有提高。术后一个月,角膜逐渐透明,视力仍然提高不大,只有0.12,验光0.2,散光不大。

图六:术后4个月,视力还是0.12,验光+0.75DS/-1.75DC=0.3。

图七:是在搞不清楚为什么视力不好,做角膜地形图件中样不规则。

图八:但是无论如何看瞳孔区都是非常平整的。后来查眼底感觉非常模糊,裂隙灯自习看晶体,发现后囊下明显混浊。以前因为看不清楚,就一直没有仔细看晶体后面。

随访 讨论

这个患者的治疗应该是板层移植,不过是否应该分两次手术,可以探讨。如果一次做的范围大一些,可能也行。不过分两次手术,中样部角膜规整,可能视力恢复更好。 中间视力不提高,后来发现了晶体后囊下混浊,是个小插曲。白内障与患者长期用激素有关系。将来拆线后做白内障应该能有较好视力。 右眼应该早做手术,一直担心那个地方破了,就非常麻烦,做穿透需要非常大的植片,排斥率很高。但是患者自己不认识疾病的严重性,还要等左眼视力完全恢复再做右眼,是在是没有办法帮他。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

发布于 16-12-30 11:34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