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22期 如何保住唯一的一只眼?简单微创是原则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角膜白斑 白内障 晶体混浊

主诉 病史

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女,69岁,因右眼反复发炎视力下降30年来诊。双眼自幼发炎,左眼视物不见,右眼年轻时视力好,可以生活自理。

查体 辅查

图一:查体右眼视力0.01,矫正无助。左眼无光感。右角膜下半白斑,凸凹不平,虹膜前粘连,上半部角膜云翳。前房浅,瞳孔区隐见混浊。眼压Tn,光定位好,红绿能辨。

图二:左眼角膜白斑,眼内不如,无光感

图三:B超左眼萎缩,玻璃体混浊。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图四:患者散瞳后视力0.05,瞳孔可以向颞上方稍散大岛3mm,隐约见晶体混浊,程度无法判别。感觉瞳孔区有机化膜。UBM证实确实有机化膜。

诊断 处理

该患者的下半部角膜白斑,虹膜前粘连,上半部半透明。要做板层移植肯定不行,因为下半部白斑内皮功能不好,植片不能愈合。 要在上方做虹膜光学切除的话,不太符合患者的生活习惯,而且上半部角膜也比较混浊,视力提高不大,不可能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程度。 因此,要治疗就只能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现在的问题是患者的白内障可能也要做,是怎么做更安全。 我们的设计是根据前面本公众号介绍过的方法:做个深板层剖切,改善透明度,然后去除瞳孔区机化膜,虹膜拉钩开大瞳孔。做phaco+IOL,然后再做pkp。但是术中发现剥了板层后角膜透明度还是很差,根本无法做白内障手术。 图一:剥板层后视野仍然不好。

图二:为安全起见,还是做了pkp。下方粘连很严重,用剪刀自习分离。

图三:分离后见瞳孔区机化膜。

图四:给予机化膜剪除,瞳孔圆,但是晶体感觉不是特别混浊。

图五:因为瞳孔片上方,故向下扩大瞳孔,以提高视觉质量。因为感觉晶体混浊不是特别重,患者又是独眼,根据经验,患者术后应该能够获得有用视力,所以没有做白内障手术。

图六:术后患者晶体比较透明,只是上方皮质和后囊下轻度混浊,裸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3,小孔0.4,患者非常高兴。

随访 讨论

这个患者的重点是在做不做白内障,关于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的标准,不同情况有所不同。记得当年翻译《眼科手术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时是这样说的:如果晶体还有光学功能,就可以不联合摘除。也就是说如果白内障不是特别严重,晶体还能发挥作用,术后还有相当视力,可以不联合手术。毕竟联合手术风险要大很多。  本例患者因为是独眼,为谨慎起见,我还是采取了保守的办法,结果晶体透明度超出我们的预期。术前看到晶体混浊,主要与角膜混浊、瞳孔区机化膜有关。  当然,不摘除晶体也有弊端,今后白内障发展了,还要再次手术,会对角膜内皮造成损伤。  如果这个患者的角膜透明度好一些,我可能会做phaco+IOL,因为风险小,可以不用今后再次手术。不过对于单眼患者,谨慎的损伤最小化手术还是更安全。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

发布于 16-11-11 10:54

1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