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回肠造口还纳一例

吕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家族性息肉病 小肠疝

主诉 病史

患者 男 31岁 主 诉:便次增多4年,鲜血便半年,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后4个月。 现病史:第一次入院 患者于4年前发现便次增多,每日4-5次不成形便,患者未重视,2014年3月外院结肠镜提示结肠及直肠见约0.5-2.0cm大小不等的数百枚多发息肉,镜下诊断“结直肠家族性息肉病”。半年前患者偶有便后少量鲜血和粘液,鲜血与粪便无混合,黏液量少,每日2次糊状便;外院建议“切除病变肠道、造瘘”治疗,患者拒绝。2015年6月16日就诊于我院,行腹盆增强CT+小肠重建结果提示结肠肠腔内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带蒂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强化程度与结肠黏膜相近,较大者位于降结肠,最大截面约1.1×1.8cm。符合“腺瘤样息肉病”改变。于2015年08月18日我院行腹腔镜探查,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回肠造口。石蜡病理回报:(全结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015年8月25日保留回肠造口,办理出院。 第二次入院 患者腹腔镜探查、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回肠造口术后4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每日从造口处排1到2次黄色稀便,无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今为求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再次就诊我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可,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2011年于外院行“小肠疝修补术”(具体不详),术后恢复良好。自诉青霉素过敏。

查体 辅查

1、结肠镜:进镜55cm,结肠及直肠见约0.5-2.0cm大小不等的数百枚多发息肉,表面充血水肿,未行活检;镜下诊断“结直肠家族性息肉病”。 2、腹盆增强CT+小肠重建:空肠及回肠充盈可,粘膜面未见明显异常强化,浆膜面光整,肠腔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改变。回盲部未见明显异常。结肠肠腔内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带蒂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强化程度与结肠黏膜相近,较大者位于降结肠,最大截面约1.1×1.8cm。结肠肠腔内多发软组织结节,可符合“腺瘤样息肉病”改变;小肠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1.患者青年男性,慢性病程。 2.患者便次增多4年,鲜血便半年,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后4个月。 3.既往史、家族史:患者对青霉素过敏,2011年于外院行“小肠疝修补术”(具体不详),术后恢复良好。 4.专科检查:腹部平坦,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肿大,Murphy’s征(-),肝区叩痛(-),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可,移动性浊音(-)。 5. 2014-3外院结肠镜:进镜55cm,结肠及直肠见约0.5-2.0cm大小不等的数百枚多发息肉,表面充血水肿;镜下诊断“结直肠家族性息肉病”。2015-06-23我院腹盆增强CT+小肠重建:结肠肠腔内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带蒂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强化程度与结肠黏膜相近,较大者位于降结肠,最大截面约1.1×1.8cm。 故诊断: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手术名称:回肠造口还纳、粘连松解术

随访 讨论

1、行造口还纳术前,需注意判断鉴别患者瘘口远端肠道有无狭窄梗阻。 2、部分患者由于造口远端肠道废用性萎缩,造成远端肠梗阻,造成造口还纳失败。入院后可行下消化道造影观察是否有狭窄梗阻部位,同时灌洗远端肠管,并用手指帮助患者扩肛,明确吻合口有无狭窄。 3、患者术后肛门废用时间较长,均自横结肠造口排气排便,造口还纳后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每日可达十次以上,与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4、术中:分步离断造口肠袢系膜,裸化肠管后,于造口两侧3cm处断回肠。

发布于 16-01-31 09:17

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