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抽动障碍一例

刘医师   沈阳市儿童医院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

主诉 病史

患儿,男,7岁,以“发现注意力不集中1个月。”入院。患儿家长诉刚刚上小学后发现上课时精神溜号,注意力不集中,追问病史:5个月前发现患儿出现眨眼及清嗓子动作,情绪紧张时较为明显,今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来我院,门诊以“抽动障碍”为诊断收入院。 既往史:该患儿无外伤及输血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疫苗按时接种。 个人史: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750克,无产伤及窒息史,无黄疸正常消退,3月翻身、6月坐、8月爬、12月会走,15会叫“爸、妈”,家长均是教师对孩子平时要求较为严格。

查体 辅查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被动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结节,头颅无畸形,前囟闭合,眼球正常,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腔黏膜正常,舌苔较厚,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专科检查:大运动:该患儿运动功能较好,可说整句话,说话有条理,看独立看书,有眨眼及清嗓子动作,情绪紧张时较为明显,但是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偶尔有耸肩及鼻子口角抽动动作,无异常姿势。 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清醒脑电地形图。 头磁共振:未见异常。 韦氏智力测验:总量表:101分,智商:101分。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验:视觉反应速度:59分,低于正常值。

诊断 处理

诊断:抽动障碍 治疗:感觉统合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脑电治疗;引导式教育;音乐游戏及针灸治疗。

随访 讨论

该患儿现在我院治疗,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能力稍有改善,抽动的表现有减轻,主要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尽量避免总是提及孩子表情、行为及声音的异常,减少对课业等要求,减少压力,可逐渐缓解,临床上长期观察此类孩子的初夏有上升的趋势,希望家长能够因材施教,长期的高压学习,都孩子的身心均有明显的伤害。

发布于 15-12-31 03:55

3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