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男性 主诉:右上腹疼痛2天,加重1天 病史: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阵发性胀痛,向肩背部放射;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持续数小时后自行缓解,未治疗,2天来反复发作,1天前症状加重,伴黄疸,测量体温39.0 ℃,
查体:T:39.2 ℃ P:100 次/分 R:22 次/分 BP:140/75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巩膜轻度黄染,腹软,右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氏症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腹部CT:1.急性胆囊炎并胆囊内泥沙样结石;2.胆总管末端结石;3.胆囊底部肝脏低密度并周围散在积气灶。血常规:白细胞:9.54×109/L,中性粒细胞7.86×109/L红细胞3.29x1012/L,血红蛋白 104g/L,肝功:血糖16.49mmol/L,谷草235IU/L,谷丙276IU/L,直接胆红素:94.7umol/L,间接胆红素:25.9umol/L,总胆红素,126umol/L;血淀粉酶399U/L;
诊断: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2.胆总管结石3.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胆源性胰腺炎5.糖尿病6.肝脓肿 治疗经过:给予禁食水、舒普深抗炎、抑酸、抑酶保肝治疗2天后,效果欠佳,遂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脓肿开创引流术”,术后转入ICU,继续给予抗炎、化痰、保肝降黄、抑酸、抑酶、补液、输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T管、腹腔引流管通畅,2天后转会普外,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突然腹部疼痛,见切口全层裂开,肠管外露,行急诊“腹壁清创缝合术”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给予氨溴索、羧甲司坦口服液止咳化痰,加用盐酸莫西沙星针抗炎,7天后患者血象正常,停用抗生素,继续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10日后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39.0 ℃,T管引流液呈墨绿色,约300ml,可见絮状物,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示: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并对庆大霉素敏感,给予庆大霉素冲洗引流管后,患者出现寒战,改为庆大霉素静滴,治疗4天后,患者情况好转,但血象仍高,患者要求出院,嘱其2个月后复查造影。
随访、讨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泛指由阻塞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道感染,是胆道外科病人死亡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患者有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是诱发因素;并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减轻胆管内压力和引流胆汁,但患者高龄及糖尿病史,使得治疗更加困难,出现术后的切口愈合困难、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经积极二次清创缝合,抗炎对症治疗后,情况好转;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控制好基础疾病,如控制好血糖,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