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中药治疗眩晕(腔隙性脑梗塞)一例

张医师   张掖市中医医院
卫外失固,风邪中络证

主诉 病史

患者刘某,女,76岁。 主诉:头晕伴右侧肢体凉麻一月。 现病史: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目眩,伴右侧手足部发凉、发麻,乏力,家属急送至市医院急诊查CT后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输液、口服西药一周症状略缓解,随来就诊。症见:头晕昏沉,胃不适,纳差,无汗,渴喜热饮,小便可,大便干,舌紫暗、苔白、脉沉弱、尺脉不足。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自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

查体 辅查

查:神志清楚,对答尚切题,右侧肢体触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诊断 处理

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中医诊断:眩晕 阳气虚 治疗:方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处方如下: 炮附子(先煎1小时)30g、茯苓30g、生龟甲30g、桂枝20g、生白术15g、黄柏15g、牛膝15g、麻黄12g、细辛12g、砂仁12g、肉桂6g。 二诊:精神好转,头晕减轻,仍感手足发凉麻木,大便干。上方炮附子加至45g,生白术加至30g,加肉苁蓉30g,继服六剂,上症基本消失。

随访 讨论

讨论:此病六经辩证为太阳开机不利与少阴里虚寒凝合病,兼瘀饮阻路,治疗关键在于温阳祛寒,活血化饮,引火归元。故能奏效!

发布于 18-03-17 22:19

1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