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女,23岁。 【主诉】 因“突发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6d”于2016年11月14日来院。 【现病史】 患者于6d前、二胎顺产后第四天突发胸背痛并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于当地医院急诊观察室住院行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行MRI检查T2~T4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背侧可见“梭形异常信号”,边界尚清楚,其纵轴与脊髓走向一致,T1WI为低信号,T2WI为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患者5年前有两次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病史,曾于骨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胸椎MRI平扫及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图1、2),考虑为脊髓血管畸形、脱髓鞘病变可能,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体格检查】 乳头平面以下感觉消失(S0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反射、腹壁反射、双侧膝反射、踝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奥本汉姆征未引出,髌阵挛、踝阵挛试验阴性。 【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常规检查及肿瘤指标检测;MRI平扫示T2~T4水平椎管内硬膜外长梭形占位,增强扫描示不均匀强化(图3~6),CT示颈胸段椎管内均匀密度改变,椎管未见明显骨质异常。
【治疗】 排除手术禁忌证,入院2d后在全麻下行T1~T5全椎板切除减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T2~T4硬膜外有一棕红色肿物伴凝血块形成,肿瘤长约87.5px,质软,类似于脂肪组织,血供丰富,边界清楚,与硬脊膜无明显粘连,易于完整剥离,相应节段硬膜及脊髓受压明显,搏动性差。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血管脂肪瘤伴灶性出血(图7)。术后1周,患者出院前双下肢感觉恢复至S1级,双下肢肌力恢复至1~2级,大小便失禁。至术后2个月复查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麻木平面下移,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约2级。半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