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4岁,因“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12年,伴乏力2年”入院。 患者于2005年体检发现有丙型病毒性肝炎,行护肝、干扰素等药物治疗,2年后停药,于2015年出现乏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胃体静脉曲张套扎术及脾切除手术,后定期在我院门诊复查,丙肝RNA定量<20IU/ml,2017年1月16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30.1umol/l,直接胆红素13.7umol/l,白蛋白34g/l,ALT29U/L,AST62U/L;2017年10月9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71.6umol/l,直接胆红素37.6umol/l,白蛋白29.2g/l,ALT24U/L,AST66U/L,遂门诊以“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收入院。 起病来,患者精神饮食可,睡眠欠佳,大便如常,小便次数多,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60/100mmHg,未服用药物;2015年胃体静脉曲张套扎术及脾切除手术史。
查体:T:36.9℃,P:68次/分,R:19次/分,BP:169/96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容正常,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检:2017.10.9丙肝RNA定量<20IU/ml;2017.10.9肝胆胰脾彩超:符合肝硬化声像图改变;肝内稍高回声灶,建议定期复查,胆囊壁欠光滑;脾脏已切除;胰腺显示不清。
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 脾切除术后 泌尿系感染 高血压病 治疗:1、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2、给予护肝、护胃、利尿、利胆等对症支持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鉴别诊断:1、其他病毒性肝炎;2、重叠感染其他病毒;3、药物性肝炎;4、中毒性肝炎;5、酒精性肝病;6、脂肪性肝炎;7、自身免疫性肝炎;8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