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静脉窦血栓

朱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主诉 病史

患者,78岁,男性 ,断断续续头痛1年,本次由于突发剧烈「霹雳样」头痛而就诊于急诊科。 本次头痛发作与既往的头痛不同,并且头痛发作不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畏光、畏声或嗜睡。

查体 辅查

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体温36℃,脉搏91次/分,血压124/80 mmHg,呼吸20次/分。体格检查未见显著异常,颅神经检查、肌张力、小脑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颈软,无抵抗。患者左眼视神经盘正常,未见视乳头水肿,右眼因白内障未进行评估。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方面,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基本生化检查及D-二聚体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被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为了明确病情,患者随后接受了脑CT平扫检查。 患者的CT平扫显示鞍上池、直窦、后纵裂和小脑幕的高密度影,这引起了临床医生关于脑静脉窦血栓的怀疑,因此,患者再次接受了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双侧横窦、乙状窦和后上矢状窦的充盈缺损。 入院后第2天,患者接受了MRV扫描,显示静脉窦血栓,累及双侧直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

诊断 处理

患者接受了肝素治疗。为了寻找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及其原因,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抗凝血酶III、蛋白C、蛋白S、同型半胱氨酸、因子V莱顿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心磷脂和抗磷脂抗体,结果均为正常或阴性。

随访 讨论

经过抗凝治疗后患者出院,2周后进行随访,患者未再有相关主诉,头痛症状消失。

发布于 16-12-04 20:10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