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姜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肝性脑病 肝炎 上消化道出血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5岁 因“乏力、纳差、面黄尿黄一月余,皮肤瘙痒一周”入院 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伴恶心、腹胀、厌油,继而出现面黄及尿黄,尿色逐渐加深如浓茶样。至当地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二十余天,诊断为“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并予以人工肝治疗一次,其他具体用药不详,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且尿黄进行性上升。近十天出现腹泻、每天解稀便10余次;近一周自觉皮肤瘙痒,但无咳嗽咳痰、无发热及白陶土样大便。近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戊肝”收入我科 本次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差,体力下降,尿量正常,体重约下降5kg

查体 辅查

专科检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无其他阳性体征 血常规:白细胞6.98G/L 红细胞5.56T/L 血红蛋白130g/L 血小板91G/L 凝血功能:PT19.2s PTA50% 肝功能:TB131.6umol/L DB102.9umol/L ALT2520U/L AST195U/L ALB38g/L 病原学:抗HEV-IgM(+) 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上予以保肝降酶退黄、抗感染控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抑酸保护胃黏膜、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嘱患者饮食细软、忌酸辣、冷硬、油炸及高蛋白食物,口服乳果糖以酸化结肠环境、减少肠道内氨及内毒素的产生与吸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随访 讨论

本病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少数为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无家庭聚集现象。与甲型肝炎相同。 预防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主为的综合性措施。为预防水型传播,主要是保护水源,防止粪便管理;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和讲究个人卫生也很重要。

发布于 16-04-10 16:13

1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