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面部肉芽肿

张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肉芽肿 面部肉芽肿

主诉 病史

患者男, 32 岁。因面部红色斑块1 年就诊。1 年前无诱因患者左侧面部出现红色斑块, 稍后累及右侧。初期有瘙痒, 随皮损增大, 局部有剌痛, 并有光敏现象。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疾病史。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 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 双侧颧部见3 块直径3~5 cm 类圆形微隆起的暗红色斑块, 表面毛囊口扩大, 毛细血管扩张; 左侧颧部斑块边缘呈堤状隆起, 中央稍凹陷, 但未见萎缩。触诊有软骨样硬度, 无压 痛。感觉正常, 附近周围神经未扪及粗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 表皮正常, 真皮、皮下组织广泛结节样细胞浸润, 浸润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并可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且多分布在皮肤附属器及皮下组织周围。

诊断 处理

诊断为面部肉芽肿。治疗: 口服雷公藤多苷20 mg, 每日3 次; 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每日1 次。10 d 后复诊, 皮损大部分消退。继续服药3 周皮损痊愈, 遂停药。随访半年无复发。

随访 讨论

皮肤嗜酸性肉芽肿是一少见、顽固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临床上表现为面部正常肤色至紫红色斑块, 质地柔软或坚实, 境界清楚, 常伴毛囊口扩大, 毛细血管扩张, 多无自觉症状, 或有轻微瘙痒、烧灼感。日光照射或受热后加剧, 好发于鼻部、前额及面颊部, 皮损单个或多发, 不累及内脏。皮损发展缓慢且持久存在, 很少自行消退。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在真皮上部有致密的多形细胞浸润, 特征性变化是浸润细胞与表皮和毛囊皮脂腺附属器之间有狭窄的正常胶原带。浸润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常有白细胞核碎裂, 伴有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10.3969/j.issn.1000-4963.2007.01.019

发布于 16-01-18 20:11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