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8岁,以“发热、乏力、食欲减退2周”为主诉入院。患者2周前“感冒”后出现寒颤、发热,体温最高达38.2℃,伴乏力、上腹部不适,常自觉恶心,呕吐多次少量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及排尿痛。自服“感冒胶囊”后好转,体温降至正常,但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厌食油腻、纳差。病来体重下降3kg。行彩超检查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
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及大量饮酒史,无粉尘、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近期无外出旅游史。入院后完善全腹增强CT检查提示肝实质内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模糊,最大者位于肝右前叶上段,大小约4.60 cm×4.50 cm,平扫cT值为35 HU,增强后病灶边缘可见强化。肝脏增强MR结果提示肝实质内多发类圆形稍长他信号影,边界模糊,最大者位于肝右前叶上段内,大小约3.70 cm×3.60 cm,增强后病灶边缘可见强化,中心未见明显强化。CT及MRI结果均考虑肝多发占位性病变,恶性、转移瘤可能性大。肺CT未见明显异常。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彩超未见异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l53、CAl25、CAl99均正常。血象三系及凝血三项正常。肝功能仅白蛋白偏低:38.8∥L。因患者除CT、MRI外余辅助检查均无肝内外确切肿瘤证据,为进一步明确肝脏病灶性质,完善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前叶及近左叶可见2个低回声病灶,注入造影剂13 s后自中心部开始向周边弥漫性呈快速增强表现,至32s与周边肝组织呈等增强,于42 s后自中心部开始向周边弥漫性呈快速消退表现,观察至6 min病灶呈完全低回声,周边界限清晰,其内部呈网格样表现,病灶中心始终可见未强化区。诊断上倾向肝脓肿改变,不除外转移瘤。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予诊断性抗炎治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25 g,2次/d+甲硝唑0.4 g,1次/d)1周,复查彩超提示肝脏近右肝静脉及门静脉可见低回声,大小约2.50 cm×1.50 em×2.0cm,轮廓欠清晰,不规则,内呈不典型网状,边缘可见分支,考虑为肝脓肿恢复期表现。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乏力及食欲减退症状逐渐好转,且体重较入院前增加1 kg,结合彩超及超声造影结果,考虑患者诊断:肝脓肿可能性大。嘱患者院外继续抗炎治疗至4周,患者出院。出院后3个月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复查彩超提示肝脏可见低回声,大小约1.80 cm×1.10 cm,范围较前次检查缩小,进一步证实诊断:肝脓肿恢复期。出院后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无消瘦,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佳,未复查彩超等检查。
脓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感染途径有:胆道逆行感染、肝动脉血源性感染、门静脉血源性感染、腹部创伤、隐源性。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感染途径的变化,肝脓肿的个体差异日趋增大,且在脓肿形成早期及蜂窝织炎阶段,肝组织未完全液化坏死形成脓壁,肝脓肿在常规超声、CT及MRI等表现上往往不典型,常常难与肝癌、转移瘤相区别,一旦误诊不仅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同时对患者的心 理、经济等方面造成极大压力及损失。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在必要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基础上,对可疑肝脓肿病灶可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它通过注射造影剂能反映脏器或肿瘤的血供情况,尤其是血流灌注情况,动态实时地显示肝脏及病灶的动态期相性的血流灌注增强变化过程,它能清晰显示常规超声无法发现的肝脓肿的壁及内部坏死区域,反映肝内病变的大体病理学改变,为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病例具有肝脓肿的特点:可见典型的网格样改变,且病灶中心始终可见未强化区。但也与肝脏恶性病变的“快进快出”特点相近,在动脉期呈现自中心向外周的快速增强表现,在门脉相和延迟相消退至完全低回声,这种表现可能为急性炎症期病灶内小动脉扩张、供血增多,而炎性细胞浸润造成继发性肝脓肿旁门静脉狭窄,或继发性肝静脉梗阻,进而门脉相时供血相对减少,出现病灶增强强度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