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28岁男性患者,因“大便表面带血半年余”入院,色鲜红,量少,以便时明显,便后即止,不伴肛门坠胀感及排便时肛门疼痛, 无里急后重,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肿物突出,平素大便规律,每日一次,量中,质软。无相关家族史。
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检查无特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明显包块,肛门指检未见异常。 辅查: 肠镜提示:乙状结肠黏膜距肛门20cm见一亚蒂肿物,大小约3×2cm,分叶状,予尼龙绳根部套扎, 再予钛夹在尼龙绳根部下方夹闭,予圈套器在尼龙绳上方根部电切除,检查创面无出血。 病检:绒毛状管状腺瘤,局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部分癌变,腺癌,中等分化,部分基底部可见癌。 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结节灶,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肝S8边缘部小囊肿。
诊断:乙状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局部恶变 治疗:考虑到肿瘤小,予以钛夹夹持及美兰注射定位,遂行根治性乙状结肠癌切除术+降结肠-直肠上段端端吻合。
术后患者恢复可,无便血发生,但排便次数增加(约5次/天),可能与结肠变短相关,嘱定期行肠镜检查。对于无诱因出现的便血, 一定要直肠指检并及早行肠镜检查,尤其男性,切勿随意诊断为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