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一例失败的颈椎内固定手术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讨论(很有争论)——很多脊柱外科医生忽略的脊柱三拄理论

陕西用户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骨折

主诉 病史

男,44岁,因“颈6、7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术后颈部疼痛4月”入院。 入院前4月,病员不慎从高处坠落,伤后感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无力,诊断为:1颈6、7椎骨折脱位伴不全四肢瘫(AO:C2;Frankel C级);2头皮擦挫伤;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15年2月行经后路颈6、7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神经功能部分恢复,好转出院,回家疗养,感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后加剧,今日复查X线检查示:颈6、7骨折脱位术后滑脱。

查体 辅查

视:颈部后正中见12厘米长切口瘢痕,无红肿,皮肤无破溃。触:颈5,6,7棘突触压痛,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左下肢感觉减退。动量: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双上肢屈肘肌力5级,右侧伸腕肌力4级、握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5级,赫夫曼征(+)。辅助检查:院外X线检查:颈6,7椎骨折伴脱位内固定术后滑脱,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基本正常。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1、颈6、7骨折脱位术后再脱位。现在患者还未手术,科室大讨论,还未定手术方案。

随访 讨论

这例失败的颈椎内固定手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科室大讨论有多种意见,具有争议:1,固定节段不够长,应该固定更多节段;2,不应该使用侧块螺钉固定,把持力不够;3;应该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牵扯到前面椎体,或者另外打一枚螺钉到前面椎体,避免椎体移位滑脱;4,应该前路钢板固定联合后路螺钉固定系统固定;(Ps:患者当时外伤时有椎弓根骨折断裂) 现在二次手术,采用什么手术方式固定呢?前路钢板?还是后路从新固定? 总结:脊柱三拄理论被很多脊柱外科医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在实际中,确经常忽略其应用:这种不仅在颈椎手术中可以遇到,更多的是在腰椎术后遇到很多市医院的病人腰椎术后断钉断棒、后凸畸形的病人门诊复查,上面的医院医生不仅擦屁股,还要维护同行,在病人面前替同行维护,以免引起纠纷: 现在请各位就此病例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发布于 15-06-15 19:52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