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评中心
俗话说“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但是,偏偏有一些人就是不当回事。
临床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例。如某患者感冒后服用头孢类药物,经不起朋友劝说,饮酒后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被120送到医院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
再比如某患者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后,给酒精擦浴物理降温,5分钟后出现心悸、胸闷、面部及全身潮红,呼吸困难,胸骨后压榨感,经抢救后脱离危险。
那么,为什么服用头孢类药物不能饮酒?除了头孢,还有哪些药物也不能和酒同时服用呢?注意,服用下面这九类药物后千万不要饮酒,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 头孢类及咪唑衍生物类药物
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氨苄、头孢克洛、氯霉素、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因为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能抑制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致使引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不仅是饮酒,就算是服用含有酒精的制剂(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药酒制剂、藿香正气水、碘酒等)或食品(酒心巧克力),都有可能发生双硫仑反应。
目前,临床上报告最多的是头孢哌酮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服用头孢哌酮后,再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都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那么,服用上述药物与饮酒之间,到底应该间隔多长时间呢?
有调查显示:服用头孢类类抗生素5天之内饮酒都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所以服用头孢类抗生素6天以后饮酒是安全的。
2. 镇静催眠药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氯氮卓、阿普唑仑、三唑仑等。
乙醇会加快这些药物的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体内迅速升高。
饮酒后,乙醇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如果服用了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就会增加,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医生忠告:据说,喜剧大师卓别林、美国歌手惠特尼·休斯顿都是死于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
3. 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本身会刺激胃黏膜,乙醇对胃黏膜也有刺激作用,口服这些药物的时,如果大量饮酒,可使胃黏膜受损加重,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胃出血等。
4. 降血压药物
降血压的药物很多,酒精对不同的药物影响不同。
服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普萘洛尔)期间,若在短期内或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酒精,会影响这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半衰期延长,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性都会增强,可能会使患者发生中毒反应。
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如优降宁)降压药的同时饮酒(特别是葡萄酒),会使患者的血压骤升,使其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心悸等症状。
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硝苯地平)期间饮酒,会增加此类药物扩张血管的作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5. 抗心绞痛药物
如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服用时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6. 降糖药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饮酒后服降糖药优降糖、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会引起血糖下降过快,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若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血糖的症状与醉酒相似,不易区分,所以,常常被醉酒反应所掩盖,以致患者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最终发生低血糖休克。
酒后服用降糖灵,二甲双胍等双胍类降血糖药还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即乳酸在血液中大量堆积所导致的恶心、无力等症状。
磺酰脲类可降低患者对乙醇的耐受性从而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及面色潮红等反应。
7. 抗结核药
如利福平、异烟肼等。
服用抗结核药的患者每日饮酒,易引起肝脏毒性,并加速这类药物的代谢。因为酒精在体内的氧化过程可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增多可损伤肝细胞,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则会增加肝脏毒性,引起黄疸及肝功能减退。
8. 利尿药
如螺内酯、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这类药物通过排尿降低血压。饮酒能增强此类药物的利尿和降压作用,会使人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9. 抗抑郁药
如丙咪嗪、多氯平等。
若服药期间饮酒,可产生镇定作用,从而降低药效。另外,还可促进脂肪在肝脏的沉积,使小肠蠕动减弱,甚至发生肠麻痹。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