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3岁 口干多饮、乏力、消瘦半年于2018年9月3日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口苦,多尿,同时有乏力、消瘦,体重减轻约30公斤,无双足出汗,无多汗、手抖,无肢体活动不灵和意识障碍,无耳鸣和耳聋,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和胸痛,无咳嗽、心悸,无腹痛腹泻,病后未予特殊处理,近日在我院门诊检查发现血糖升高,为进行规范系统的治疗而入住院。入院时情况:神清,精神欠佳,纳寐可,大便调。
T:36.7℃,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一般情况:神清,精神欠佳,形体适中,语声有力,语言清晰流利,对答切题,未闻及异常气味,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下结节及皮下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颈部:柔软无强直,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部:胸廓无异常,心肺听诊叩诊均未及异常。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及水冲脉,动脉无异常搏动。腹部:腹平肌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显露,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各椎体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四肢无静脉曲张及溃疡,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肌钙蛋白、乙肝两对半、甲功五项、肿瘤标志物、肝功、肾功、电解质、血脂、心肌酶、RCRP、肺炎支原体抗体均未见异常。空腹C肽0.17nmol/L,餐后2小时C肽0.83nmol/L。空腹血糖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胸部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腹部、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彩超:未见异常。震动感觉阈值(VPT)-足部感觉神经检查:患者VPT检查测试点位于第一足趾围裹部位(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第一足趾左侧测试值:2.5,V,正常范围;第一足趾右侧测试值:4.5V,正常范围;10g尼龙丝触觉检查:左脚正常,右脚正常。凉温觉检查:左脚正常,右脚正常。针刺痛觉检查:左脚正常,右脚正常。踝反射检查:左脚正常,右脚正常。治疗:诺和锐8u、6u以及8u分别在早餐前、中餐前以及晚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辅以疏血通注射液、薄芝糖肽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用药,阿司匹林0.1克口服,每天一次,改善循环、提高免疫力,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经治疗,监测血糖变化,于9月7日血糖波动于6.1~12.1mmol/L之间,予停用胰岛素泵,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2u,晚20u餐前皮下注射进行降糖治疗。经治疗患者血糖平稳,9月10日要求出院,予自动出院,并带药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300u*1支,家中自行用药,早22u,晚20u餐前各皮下注射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7片,每天20mg口服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g*7片,,每天0.1g口服1次。继续治疗,嘱1周后门诊复查血糖变化情况。 在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气阴两虚,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过程中,需使用养正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