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3岁,业务员,因“持续胸痛4 h”入院。患者于2005年6月13日上午9时进食冷饮后突感胸前区闷胀痛,疼痛呈持续性,向左肩部放射,伴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无咳嗽、咯血,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既往史:吸烟史8年,每天20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及结核病史。
门诊查血常规:WBC 10.94×109/L,N 62.5%;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弱阳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阴性;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心肌梗死可疑”。遂以“胸痛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入院体格检查:T 37℃,R 26次/分,P 110次/分,BP 105/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皮肤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早,V1 ~ V5 导联呈QS 型、ST 段抬高,aVL 导联呈QS 型。
诊断分析 院前分析 患者为青年男性,急性起病,以持续性、放射性胸痛为主诉。分析病史,患者白细胞偏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心电图有Q 波形成、ST 段抬高的表现,首诊医师考虑到患者年仅23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较少、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因此认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性大,列为第一诊断。虽然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较为罕见,但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且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也可解释上述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极为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动态观察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的变化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此外,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川崎病累及心血管系统等其他引起胸痛的疾病也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