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2001年11月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进行性增大。于2002年11月22日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就诊,X线检查示左乳外下肿物,边缘光滑,皮肤乳头正常,提示左乳外下良性肿瘤,在门诊行肿物切除术。
体格检查:双乳对称,乳头无偏向及内陷、溢液,右乳未见异常,未扪及腋下肿大淋巴结。入院后X线和B超检查全身其他脏器未见异常。12月6日行左乳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标本未见残留肿瘤组织,周断端阴性。术后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CMF)化疗2次,2008年5月19日和2013年1月18日随访2次,无复发和转移。 病理检查:送检标本3.0cm×2.0cm×1.3cm大小,表面部分光滑,其内可见肿物2.0cm×1.2cm×1.0cm,切面灰白色,质软,边界清。局部扩大切除标本大小12cm×6cm×5cm,皮瓣大小10cm×4cm,皮上可见2cm手术瘢痕,深面未见异常。
病理诊断:左乳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术后11d住院治疗
乳腺平滑肌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原发的肉瘤非常少见,占乳腺肿瘤不到1%,而发生于乳腺的平滑肌肉瘤则更为罕见。文献报道47例,年龄范围18~86岁,多发生在40~70岁,以绝经后妇女为主,男女均可发生。本例年龄42岁,与文献报道一致。 乳腺原发平滑肌肉瘤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患者多以乳腺肿块或肿块迅速增大就诊,肿块活动良好或受限,伴或不伴疼痛,一般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肿块往往边界清,形状规则,常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大部分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叶状,最大径0.5~23cm,质地较软,也可较硬,多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切面灰白色、灰红或棕褐色,旋涡状。部分病例肿瘤有灶状出血、坏死。多数病例肿块局部皮肤正常,个别可出现橘皮样外观。本例以乳腺肿块就诊,无疼痛,无进行性增大,无腋窝淋巴结肿大,X线检查提示为良性肿瘤,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