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1岁,身高150 cm、体重63kg,以“子宫多发肌瘤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0d”入院,拟于2014年5月22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无异常,ASAI级,实验室检查:三大(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患者入手术时,血压118/70mmHg,心率64次/min,SpO2 98%。鼻导管吸氧3L/min,开放上肢静脉后,选择T12~L1间隙正入路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时患者出现明显异感,向双下肢放射。退针至皮下,再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头向置管1.5 cm遇阻力,患者再次出现明显异感,向双下肢放射,无疼痛。用力勉强将导管置入到位,退针后硬膜外腔保留导管3 cm,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 注药时患者感觉背部酸胀剧烈,观察5min无脊麻现象,注入1.6%利布合剂(2%利多卡因20ml+0.75%布比卡因5ml)8ml。15min后手术开始,麻醉效果满意。术时118min,术中硬膜外追加利布合剂1次6ml,术毕拔管回病房。术后6.5h麻醉作用消失,患者诉双下肢不能活动。查体发现:患者右侧T9、左侧T10以下平面痛温觉、深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膝、踝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 立即行CT检查示:T9~12层面急性脊髓炎,硬膜外腔未见血肿及占位性病变。予以抗炎、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治疗,效果不明显。 3d后MRI检查示:(1)T9~12层面急性脊髓炎;(2)矢状面脊髓背侧T9~11节段受压痕迹。15d后行双下肢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伤。经后续神经营养、对症等治疗,患者下肢功能部分恢复,3个月后自动出院。 1年后查体:患者右侧T9、左侧T10以下平面痛温觉、深感觉均迟钝,双下肢肌力右侧3级、左侧4级,膝、踝反射减弱。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具有盲探性,硬膜外穿刺或置管可造成神经根损伤,也可造成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者,仅出现1~2根脊神经支配的区域功能障碍。而脊髓损伤后果严重,功能障碍的区域广泛,甚至出现截瘫。由穿刺直接损伤脊髓造成截瘫并不多见,其起病过程与本例也并不相符。硬脊膜未被穿破而发生脊髓损伤,可能偶合椎管内肿瘤、血管畸形、脊髓震荡等病情。但本例的病史资料及所有检查均未发现偶合病情,因此,本例发生的脊髓损伤应与硬膜外导管有直接关系,造成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术后1年其大部分功能都未能恢复正常,留下了永久性损害。 临床麻醉中,硬膜外穿刺或置管患者出现异感的情况不少,而出现神经损伤的病例并不多。异感在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出现较少,主要是在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出现较多。本例硬膜外穿刺和置管时,患者两次出现明显异感,均向双下肢放射,置管遇阻力,用力才勉强置入到位。并且硬膜外首次注药时,患者感觉背部酸胀剧烈。结合病程及术后影像检查结果分析,引起本例脊髓损伤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操作者勉强置管时引起机械性的脊髓损伤;另一方面可能是置入的硬膜外导管与脊髓相互抵触,没有活动余地,硬膜外腔注药后造成局部高压,导致硬膜外导管压迫脊膜和脊髓而引发脊髓损伤。 因此,硬膜外麻醉时需注重以下几点:(1)穿刺时操作者应熟知解剖层次,集中精神,缓慢进针,但求稳、准,不求快、猛。(2)置管时用力要轻柔而均匀,遇阻力切忌强行通过,更忌暴力置入。(3)穿刺或置管时出现异感,应立即停止操作,详细询问患者的异感情况,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综合判断是否放弃椎管内麻醉。(4)硬膜外首次注药时,患者感觉腰背部酸胀剧烈难忍或疼痛,应立即开放导管末端,释出注入的药液,以降低硬膜外腔压力,拔出导管,更换麻醉方式。(5)选用更柔软的硬膜外导管,避免导管过硬、过锐机械性损伤脊髓。(6)穿刺或置管时若有异感出现,必须严密加强术后随访,以利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