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婴儿坏疽型水痘一例

刘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水痘

主诉 病史

患儿,9个月。因发热,皮疹10天,皮肤溃疡5天入院。10天前患儿出现高热于当地诊所测体温39.5℃,给予“地塞米松和青霉素”等输液治疗,次日胸前、腹部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很快变成水疱,继之水疱迅速泛发至头面和四肢,继续输液治疗,局部皮疹未予任何处理。5天后水疱结痂,部分痂下愈合,大部分痂下形成较深溃疡,以“水痘继发感染”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以“病毒唑及先锋霉素”等治疗皮疹无明显好转,血常规示WBC 35.9*l0^9/L,遂转入本院。患儿自发病来精神不振,纳差,小便正常,大便黄稀呈水样。发病前1周有水痘接触史。

查体 辅查

体检: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稍肿大,余无特殊。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萎黄,眼睑及唇苍白,口腔见2个黄豆大小溃疡,其上覆有黄白色分泌物;躯干、头、面及四肢近端皮肤向心性分布黄豆至核桃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溃疡,触痛不明显,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个别溃疡深近1cm;全身皮肤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椭圆形白色萎缩斑(图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73.4g/L,WBC 16.7*l0^9/L,N 0.4,L 0.10;肝功能:总蛋白52.4g/L,白蛋白20.57g/L,球蛋白31.8g/L,白球比为0.65:1;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无菌生长,HSV1-IgM(-),HSV2-IgM(-),HSV1-IgG(-),HSV2-IgG(-),VZV-IgM(+);尿、粪常规、肾功能及胸片无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为婴儿坏疽型水痘。给予病毒唑、阿昔洛韦、头孢曲松钠等静滴抗感染,20%人血白蛋白分次静滴支持治疗;局部病灶外用康复新液、莫匹罗星软膏。住院7天,大部分溃疡面已长平,部分溃疡结痂愈合,病情好转出院。

随访 讨论

讨论: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若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有慢性基础疾病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常表现为重症水痘,致多器官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重症水痘有4种类型:皮疹融合大疱型、疱疹内出血型、继发感染致坏疽型、皮疹密集型。该患儿病前有明确的水痘接触史,起病急,有发热,皮损分布呈向心性且伴有黏膜损害,结合实验室检查婴儿坏疽型水痘诊断可成立。本例应与深部脓疱疮鉴别,深部脓疱疮多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好发于小腿,自觉疼痛,可并发肾炎,愈合可留疤痕和色素沉着。本例发展为坏疽型水痘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合并中度贫血及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其免疫功能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黏膜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坏疽;另一重要原因可能是忽视皮疹的局部处理,导致痂下感染,致皮疹迁延不愈。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的药物,对许多免疫功能受抑的疾病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作用。刘立红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水痘,效果良好,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病程明显缩短。该患儿给予抗感染的同时注意支持治疗,并加强局部病灶的处理,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发布于 17-02-14 12:14

4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