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上颌中切牙拔牙后位点保存一例

李医师   梅河口市中医院
慢性根尖周炎

主诉 病史

一般情况:患者女,40岁,上前牙松动1年余,起初发现患牙松动,欲自行拔除,曾长期反复大力摇晃患牙,未果,亦不曾就诊。后愈发有“伸长感”,不敢咀嚼硬物;近来自觉症状加重,牙齿似将脱落,来诊。否认牙外伤史、咬硬物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否认吸烟史。

查体 辅查

临床口腔检查口腔卫生一般,上前牙牙龈色鲜红,质松软,1牙周探诊深度(PD)=11mm、临床附着丧失(CAL)=8mm,牙周袋溢脓,龈下牙石Ⅱ度,松动Ⅲ度;唇倾,开颌。2PD=6mm、CAL=3mm,松动Ⅱ度。 影像学检查:1牙槽骨弧形吸收达根尖区,呈“日晕状”阴影,骨小梁吸收;牙根“悬浮”在上颌骨内。21近中骨吸收分别达到釉牙骨质界下5mm和3mm。

诊断 处理

诊断:慢性牙周炎,1伴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方案: (1)口腔卫生指导; (2)牙周基础治疗; (3)1拔牙后位点保存; (4)1延期种植。 手术过程术前牙周基础治疗。消毒、铺巾,局麻,术中拔除1,彻底清除炎性肉芽组织,见颊舌侧骨壁基本全部吸收消失。在2远中轴角到1远中轴角之间的区域增加双侧垂直切口,翻全厚瓣,见1处四壁骨袋、21近中各有1个二壁骨袋。在拔牙窝底中央拟植入种植钉的部位,用低速球钻形成一细小种植钉窝,根据拔牙窝大小选择适当直径、长度的种植钉,用相应手柄将植钉[直径1.4mm,长10mm(此长不含钉头部分);Dentos,韩国]拧入牙槽骨,埋入骨内部分长7mm,确认种植钉的稳定性;保留5mm钉长在牙槽骨外暴露在拔牙窝内,顶端平齐正常牙槽嵴顶高度,该部分即为随后支持骨粉的支架结构。21暴露的牙根面酸蚀处理3min,冲洗;将1:1比例混合好的Bio-oss和Bio-gene骨粉植入拔牙窝内,骨粉与拔牙窝内的血液(血供来源:邻牙骨硬板预先以低速球钻所打数个小孔,增加血供,以提高骨整合能力)混匀形成小团,边堆积边压实。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严密覆盖骨粉,松弛全厚瓣,瓣冠向复位,交叉褥式+间断缝合沟内及垂直切口,保持组织补片的相对稳定(图1)。口服奥硝唑3~5d,医用漱口液漱口1周。 术后复诊术后2周拆线。术后4周复诊见211术区牙槽嵴相应位置软组织丰满,X线片显示1拔牙窝充实,种植钉周围填满骨粉。术后8周开始戴隐形义齿(图2)。

随访 讨论

讨论: 目前认为,拔牙后3个月到半年,牙槽骨吸收最快,同期或早期植入的植体能够有效减少骨吸收,但即刻种植要求高,需达到牙周无炎症,植体颊侧骨壁至少2mm的标准,否则种植失败的风险极高。我们尝试用直径更小的微种植钉来替代普通种植体,在确保其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更长的钉长暴露在拔牙窝内,冀其能模拟牙根给骨粉提供依附结构。当然此法仍处于摸索阶段,尚需更多的病例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应用于烧伤修复、软组织填充、附着龈增宽已有十数年的历史,其抗原性弱、组织相容性好,并且因为保留了基底膜,对上皮细胞有诱导功能。

发布于 16-12-23 11:46

2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