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5年”,以“右侧腹股沟疝” 于2016-05-18 收住院。 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如“鸡蛋”大小,活动及增加腹压时出现,平卧休息时可消失,无疼痛不适,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未在意。5年来腹股沟区包块逐渐增大,近1年腹股沟包块不易还纳入腹,伴胀痛不适,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右侧腹股沟疝”收入我科。患病以来精神好,大小便正常,睡眠、饮食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体检:T:36.7℃ P 69次/分 R:20 次/分 BP 133/84 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椭圆形包块,大小约7cm×10cm,质软,活动度可,无压痛,可降入阴囊,平卧休息按压后包块消失,可还纳入腹,按压内环站立增加腹压后包块未突出。右侧睾丸、附睾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6.8x109 /L,HGB 120 g/L,N65%; 2.彩超: 右腹股沟区包块,考虑腹股沟疝。
诊断:右侧腹股沟疝 治疗: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完善后于2016-05-20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中探查见两个疝囊,分别位于右侧腹壁下动脉内、外侧,无疝内容物,内环口直径分别约4cm、2cm,考虑为复合疝。使用大号巴德3D补片行TAPP。手术顺利,术后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第三日出院,随访半月无异常。
随访讨论: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国内报道一侧腹股沟区同时出现直疝和斜疝的复合疝(又称马鞍疝)的情况在临床可占到4.6%左右,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老年患者多见。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inguinalhernia repair,LIHR)是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应用的新技术,具有微创、后入路、无张力的特点。LIHR具体方法有多种,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是金标准术式之一,对治疗腹股沟复合疝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