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椎管内占位(T12-L1)

罗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脂肪瘤 脂肪瘤

主诉 病史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无间断性跛行,未予治疗。近6个月,腰痛明显加重,伴左下肢间断性跛行。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患者当地医院就诊,MRI显示T12-L1水平椎管短T1长T2信号,病灶前方脊髓受压变窄,T12,L1椎体脂肪侵润,未予治疗。现患者为求手术治疗,转来我院,收入我科。患者患病期间大小便未见异常,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辅查

4.神清语利,对答尚可。双眼视力粗测正常,视野未见缺损,双瞳孔等大正圆,D=2.5mm,光反应灵敏,眼动自如,双耳听力正常,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自主活动,肌张力适中,四肢肌力5级,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感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椎管内占位(T12-L1) 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脂肪瘤

随访 讨论

髓内肿瘤鉴别诊断 1.星形细胞瘤:常见于10~50 岁,占椎管内肿瘤的6%~8%,最常发生于颈段和胸段脊髓,多数为良性,约7.5%。多数星形细胞瘤单独发生。MRI 常无特征性改变,T1示受累脊髓广泛增粗,可以有高信号(出血)或低信号(囊变)混杂。T2 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肿瘤强化,并可见到与水肿带的分界。部分星形细胞瘤无强化,生长越缓慢的肿瘤强化越不明显。星形细胞瘤增强常不规则且呈多样性,肿瘤增强对活检和手术有帮助。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囊性肿瘤和脊髓良性囊肿。星形细胞瘤可同时存在新鲜和陈旧出血,其影像学表现与出血时间有关。急性出血(3 天之内)T2 像为低信号,3~7 天 T1像主要以高信号为主,T2像常为混杂信号。 2.室管膜瘤:好发年龄为40~50 岁,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以胸段和颈段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与星形细胞瘤有一定程度的区别,肿瘤上端及尾端合并囊变是常见的标志。但肿瘤内囊变少见,MRI 为较均匀强化,或混杂信号。部分病例肿瘤可突出至脊髓表面,甚至达蛛网膜下腔。 3.髓内脂肪瘤: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胚胎发育异常性肿瘤,大约占髓内肿瘤的1%,这些并非为真性肿瘤,起源于胚胎中胚层组织,它们可因脂肪代谢沉积而增加在青壮年期增大并产生症状,这些病变被认为是类髓内病变

发布于 16-04-17 13:4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