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主诉:间断发热2周,发现血象异常10天 现病史:2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伴呕吐、腹泻、咳嗽,无脓便、血便、血尿、皮疹等不适,至当地诊所给予静脉药物应用3天(具体用药不详),呕吐、腹泻明显好转,仍发热。转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38×10^9/L,血红蛋白121g/L,血小板54×10^9/L,中性粒细胞数1.39×10^9/L,血凝试验:PT:20.70S,APTT:50.90S,FIB:1.32g/L,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占55.00%,红系占14.50%,粒:红=3.79:1 2.粒系比例正常,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减少,可见空泡。 3 红系比值正常,以中晚幼红为主,成熟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4。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易见异型淋巴细胞。5.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0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2个,成熟不产板巨核细胞6个,成熟产板巨核细胞1个,裸核1个,血小板散在分布,少见。胸部CT示:双肺少量渗出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血常规(2016.03.19)示:白细胞1.83×10^9/L,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26×10^9/L,中性粒细胞数0.51×10^9/L。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肟(0.8g d1-3),氨曲南(0.6g d3-d10)氢化泼尼松(0.5ml d2-d3),输注血小板1个治疗量、血浆200ml、静脉丙种球蛋白,效差,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发热、血象异常查因”为诊断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左侧颈部可触及一约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腔充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肝肋下6cm,质中,边缘清,脾肋下4cm,质中,边缘锐。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骨髓细胞学(2016.03.15,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占55.00%,红系占14.50%,粒:红=3.79:1 2.粒系比例正常,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减少,可见空泡。 3 红系比值正常,以中晚幼红为主,成熟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4。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易见异型淋巴细胞。5.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0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2个,成熟不产板巨核细胞6个,成熟产板巨核细胞1个,裸核1个,血小板散在分布,少见。 血常规:(2016.03.19,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细胞1.83×10^9/L,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26×10^9/L,中性粒细胞数0.51×10^9/L。 病毒全套:EB病毒阳性;巨细胞病毒阳性;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阳性;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阳性;EB病毒DNA6.89×10^5/ml。 铁蛋白1644.9ng/m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83U/L;谷草转氨酶56U/L。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2016.03.20 晨查房,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持续高热,热峰40℃,热程较长,无咳嗽咳痰。患儿不明原因持续高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根据检查结果铁蛋白较高,且EB病毒DNA载量较高,初步怀疑是由EB病毒感染诱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建议家属做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为家族性,患儿持续高热不退,今日给予地塞米松2.5mg Q12H 静滴,环孢素(0.3ml/次 BID)口服,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化疗禁忌,及早进行化疗。暂时给予抗感染、止血、保肝、护胃、补充电解质、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嘱家属注意护理,避免较差感染,续观。 2016.03.21 晨查房,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间断发热,热峰40.3℃,热程较长,口服退热药物可降至正常,查体情况基本同前。今晨血常规:白细胞数1.3×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58.0g/L;血小板总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3×10^9/L;淋巴细胞#0.6×10^9/L;王颖超副主任医师查房后示:患儿仍高热,初步怀疑是由EB病毒感染诱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待基因检测结果做进一步确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较低,与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申请1U悬浮红细胞输注以纠正贫血,嘱家属注意护理,避免受凉感冒,余治疗方案同前,续观。 2016.03.22 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贫血貌,今晨血常规:白细胞数1.3×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58.0g/L;血小板总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3×10^9/L;淋巴细胞#0.6×10^9/L;为纠正患儿贫血于2016-3-22 16:27给予静脉输注悬浮红细胞1U。于2016-03-22输注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注中及输注后无发热、寒战、皮疹、腰背部不适等。 2016.03.23 晨查房,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仍间持续发热,热峰40℃,口服药物可降至正常,发热间隔6-7小时,查体情况基本同前。昨日血常规:白细胞数1.3×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58.0g/L;血小板总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3×10^9/L;淋巴细胞#0.6×10^9/L;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0.50mg/L;降钙素原测定0.32ng/ml;病毒全套: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阳性;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阳性;人微小病毒IgG阳性;王颖超副主任医师查房后示 持续发热患儿,结合患儿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初步考虑患儿为EB病毒感染诱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为进一步控制患儿病情,与患儿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今日开始加用依托泊苷(70mg d1,d4)静滴,患儿昨日血常规示血小板较低,建议申请输注血小板以预防出血,并辅以水化、碱化、抗感染、保肝、护胃、补充电解质、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续观。 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昨日血常规:白细胞数1.3×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58.0g/L;血小板总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3×10^9/L;淋巴细胞#0.6×10^9/L;为预防脏器出血,患者于2016-3-23 16:30给予静脉输注单采血小板1治疗量。于2016-03-23输注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注中及输注后无发热、寒战、皮疹、腰背部不适等。 2016.03.24 晨查房,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间断发热,热峰39℃,口服药物可降至正常,发热间隔最长6-7小时,查体基本同前。今晨血常规:白细胞数1.5×10^9/L;红细胞2.65×10^12/L;血红蛋白71.0g/L;血小板总数25×10^9/L;中性粒细胞#0.6×10^9/L;淋巴细胞#0.8×10^9/L;电解质:钾4.05mmol/L;钠133mmol/L;钙1.95mmol/L;磷1.16mmol/L;王颖超副主任医师查房后示:患儿仍间断发热,结合患儿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初步考虑患儿为EB病毒感染诱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今晨血常规尚可,已应用依托泊苷(70mg d1,d4)静滴,辅以水化、碱化、抗感染、保肝、护胃、补充电解质、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续观。 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今晨血常规:白细胞数1.5×10^9/L;红细胞2.65×10^12/L;血红蛋白71.0g/L;血小板总数25×10^9/L;中性粒细胞#0.6×10^9/L;淋巴细胞#0.8×10^9/L为预防脏器出血,患者于2016-3-24 16:10给予静脉输注单采血小板1治疗量。于2016-03-24输注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注中及输注后无发热、寒战、皮疹、腰背部不适等。 2016.03.25 晨查房,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温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咽腔充血,肺部听诊呼
患儿,男,1岁 2016.3.26血常规:白细胞0.9*10'9,红细胞2.84*10'12,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39*10'9,中性粒细胞%26.5%,淋巴细胞%67.0%,血凝试验:PT9.10s,INR0.83,PT%142.00%,APTT41.50s,FIB2.40g/L,TT14.80s,D-二聚体0.289mg/L,FDP1.9mg/L。电解质均正常。给予“泉升针(150ug)”一支。 2016.3.27给予“泉升针(150ug)”一支。 2016.3.28血常规:白细胞0.7*10'9,红细胞2.89*10'12,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45*10'9,中性粒细胞%8.7%,淋巴细胞%80.9%,给予“泉升(150ug)”一支。 出现骨髓抑制,暂停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