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9岁,本次主因"反复心悸1年余”入院。 患者1年前普通“感冒”后,自觉心跳及脉搏不整齐,在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未予特殊诊治。此后,患者偶有头晕、视物模糊不适,无黑朦晕厥、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等不适。2015年10月患者至我院就诊,考虑“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给予“康忻、螺内酯”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室性早搏仍多,遂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门诊以“室早”收入院。 起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炎等病史,否认吸烟、饮酒等个人史。
体格检查: T 36.5℃ R 20次/分 P 70次/分 BP 124/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心律不齐,可及较多早搏,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术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报告及截图、心脏彩超等见图片 血液分析、尿、便常规及潜血、D-Dimer、凝血功能、甲功、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病毒全套、抗心肌抗体未见异常
为明确可能的室早原因,我们重点筛查有无心肌炎可能,患者既往虽有感冒,但感冒与早搏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病毒全套及相关指标阴性,提示心肌炎及其后遗症可能性小。患者为青壮年男性,无危险因素及特殊相关病史,心肌病可能性小。 因此,根据患者病史及现有的资料,诊断考虑:心律失常 频发室早 室早性心肌病。之后安排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左后分支起源,予以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然,如若消融术后患者心脏大小完全恢复正常,则可以完全明确室早性心肌病的诊断。 术后心电图见下图。
目前室早性心肌病的定义:当出现大量、频发室早后,可引起患者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下降,排除其他原因与类型心肌病后,则可诊断为室早性心肌病。国内对室早性心肌病的文章目前报告尚不多,目前认为,绝大多数频发室早(>1000/24 h)的患者不发生室早性心肌病,因此目前尚不能对频发室早是否引起心肌病进行精确预警,仅少数患者室早负荷<10%时引发心肌病,多数患者室早负荷>15%~25%时更有可能发生室早性心肌病,室早负荷>25%时引发心肌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室早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室早负荷:室早负荷越大发病概率越高。② 室早联律间期:室早联律间期较短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室早联律间期较长者。③ 患者年龄:与成人相比,青少年更易发病。这与青少年活动多、代谢率高、对心率较高更依赖、心脏代偿能力较低等因素有关。④ 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代偿性扩大,心功能下降。 室早性心肌病诊断标准,与其他继发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相同:① 患者存在持续、频发室早;② 随后原来正常的心脏发生了扩大和心功能下降;③ 室早根除后,心肌病可逆转。难点是,因心肌病可引发室早,故面对一例既有心肌病又有室早的患者,很难确定两者的因果关系。最终诊断只能依靠清晰的病史,或室早根除后心肌病被逆转。当患者仅有频发室早、超声心动图及MRI证实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正常,不推荐对室早进行预防性消融治疗。但当室早性心肌病诊断明确时,则应积极进行室早的根除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