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患者男性,50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5月余”,以“左侧腹股沟疝” 收住院。 现病史:患者5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活动及增加腹压时出现,平卧休息时可消失,常感左侧腹股沟区坠胀不适,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未在意,未予治疗。近1月来左侧腹股沟区包块逐渐增大,来我院门诊就诊,做腹股沟区彩超提示:左腹股沟区包块,符合腹股沟疝超声征象。为进一步治疗,以“左侧腹股沟疝”收入我科。入科症见:神清,精神可,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泻,饮食睡眠可,二便调,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
体检:T:36.8℃ P 78次/分 R:20 次/分 BP 115/78 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无压痛,肝浊音界位置正常,肝脾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侧腹股沟区皮肤无红肿、双侧均可见一椭圆形包块,左侧约4cm×2cm,右侧约3cm×2cm,质软,无压痛,未降入阴囊,用力咳嗽时包块增大,可还纳入腹,外环较松驰。 辅助检查:腹股沟区彩超提示:左腹股沟区包块,符合腹股沟疝超声征象。
诊断:双侧腹股沟疝 治疗: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完善后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中探查见双侧疝囊均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内侧陷窝内,无疝内容物,证实为双侧腹股沟直疝。以中号巴德3D轻量补片行TAPP,以福爱乐医用胶固定补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当晚下床活动,第3天出院。
随访讨论:腹股沟疝外科经历了高张力疝修补到无张力修补的阶段,无张力修补术分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和近年兴起的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者由于具有微创、恢复快,复发率更低等特点,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目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两种。两种方式修补原理相同,但进入腹膜前间隙的路径不同。TAPP通过腹腔进入腹膜前间隙,TEP则无须通过腹腔。与TAPP 相比,TEP因不能进入腹腔进行探查,不易发现隐匿性疝,同时其操作空间小,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初学者不易掌握;TAPP其操作简单直观,腹腔探查可及时发现隐匿性疝的存在,对于双侧腹股沟疝更具优势,兼具诊断与治疗的作用,操作简单易于熟练掌握,便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