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中药治疗耳鸣。

郭医师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耳鸣 鼻咽囊肿 鼻咽癌

主诉 病史

主 诉:左侧耳鸣11月余,发现鼻咽部占位1天。 现病史:患者于11月余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耳鸣,当时无头晕头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改善脑部供血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后未予重视,未继续诊治。随之出现左侧头痛,并伴有鼻塞,晨起有回缩性血涕,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目前仍有左侧头痛、左侧耳鸣,无鼻塞,有涕中带血,精神、食欲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四诊摘要:患者主因左侧耳鸣11月余,发现鼻咽部占位1天入院。目前患者左侧头痛、左侧耳鸣,无鼻塞,有涕中带血,睡眠可,纳可,二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分析:患者发现鼻咽部占位,中医属于石上疽范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故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是罹患石上疽的主要基础。石上疽多责之于痰瘀互结。痰瘀互结成毒;毒邪破坏局部血络,可见涕中带血;毒邪阻塞局部经络,不通则痛,可见头痛。本患者头痛、耳鸣、涕中带血均为痰瘀互结之象。患者拟行放疗,放疗为热毒,可耗气伤阴,中药加用清热凉血养阴之品。患者诊断为石上疽,治以化痰散结、益气养阴之法。

查体 辅查

查体:体温:36.0℃,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身高:178cm,体重:73kg,体表面积:1.90m2。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右侧眼眶周围可见色素沉着,无眼睑水肿,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无听力粗试障碍。嗅觉正常。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正常。舌苔正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正常,咽部粘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正常,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正常,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胸廓正常,胸骨无叩痛。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语颤正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下腹可见一长约7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肛门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 化验及特殊检查 头颅MRI见:左侧枕叶皮髓质交界处、双侧放射冠、顶叶见多发点状T1WI低T2WI、FLAIR高信号影,左侧乳突内充满了T1WI等T2WI、FLAIR高信号影,右侧小脑半球见片状T1WI、T2WI、FLAIR、DWI低信号影,脑干、左侧小脑半球未见异常信号及占位征象。脑室、池未见扩大,脑沟、裂无增宽。中线结构居中,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沿窦壁见环状等T1长T2信号影。MRI诊断为:1.左侧枕叶皮、髓质交界处、双侧放射冠、顶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2.左侧慢性中耳炎3.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炎粘膜增厚4.右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考虑:钙化灶可能性大。行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部占位,并取病理活检报告为:(左侧咽鼓管)炎性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局灶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外院行鼻咽部CT检查见:左侧鼻咽及口咽侧壁增厚,左侧咽隐窝消失,与翼内肌间隙模糊,右侧软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右侧上颌窦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蝶窦及筛窦左侧上颌窦粘膜增厚。印象为左侧鼻咽口咽侧壁增厚,周围间隙模糊;副鼻窦炎症。鼻窦内窥镜检查:双侧鼻腔未见异常;鼻咽部:左侧顶后壁软组织肿胀部分呈溃疡状,圆枕上部分轮廓不清。取病理活检待回报。

诊断 处理

西医诊断:1. 鼻咽部占位性质待定:鼻咽癌?鼻咽增生性结节?鼻咽腔内粘膜结核?鼻咽血管瘤?鼻咽恶性淋巴瘤? 鼻咽囊肿? 2. 腔隙性脑梗塞 中医诊 断:石上疽 辨 证:痰瘀互结 治 法:化痰散结、益气养阴 方 药:生黄芪20g 酒当归15g 夏枯草15g 浙贝母15g 胆南星8g 生栀子12g 钩 藤后下15g 木贼15g 炒白术15g 泽 泻15g 丹 皮15g 赤白芍各20g 菊花15g 茅慈姑15g 拳 参15g 半枝莲1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随访 讨论

同意中药继续以化痰散结、益气养阴为法治疗?

发布于 15-09-30 20:51

4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