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30岁,因邻苯二甲酸酐热液烧伤全身多处2h,由当地县医院转入我科。
查体:T 37.4°C,P 92次/分,R 22次/分,BP无法测,神智清,痛苦貌,面颈部、胸腹部及四肢见大片状烫伤创面,表面附着土红色干泥样邻苯二甲酸酐固体及白色棉絮状物。用生理盐水及1:1000洗必泰清创后见双下肢基地苍白,可见树枝栓塞血管网,触之如皮革样。余创面红肿明显。
诊断:特重度邻苯二甲酸酐烧伤 治疗:入院后给予清创,外涂5%磺胺嘧啶银,TAT 1500U肌注,深静脉置管,建立快速输液通道,抗休克治疗。同时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感染及H2受体组织及防止应激性溃疡,5%碳酸氢钠加20%甘露醇利尿、碱化尿液,保护肾脏功能。伤后第2天在全麻下行双下肢切削痂、自体头部微粒皮+大张异体皮移植术,双上肢及胸腹部彻底清创后采用半暴露疗法。术后继续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术后3周异体皮逐渐排异并脱落,自体微粒皮扩展覆盖。给予浸浴疗法,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伤后2个月创面基本愈合。
讨论:针对本例大面积邻苯二甲酸酐烧伤患者,救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输液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2、早期大面积切痂,去除细菌毒素来源,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同时减轻毒物吸收及内脏器官的损害。3、足量、联合、高效地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4、营养支持 5、加强术后创面换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降低烧伤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