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输卵管系膜浆液性囊腺瘤合并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

常助教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 腺瘤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0岁。因“反复下腹闷痛1年”入院。患者曾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闷痛,呈阵发性,伴尿频、尿急。于当地医院行抗炎等处理,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月经:14(4—5)/(28—30),LMP 2014-11-04,量中,无痛经。26岁结婚。G2P1,人流1次,22年前顺娩一健康女婴。

查体 辅查

右附件区扪及一囊性肿物,大小8X 7 cm,界尚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辅助检查:血AFP 1.98 ng/mL,CEA 0.80 ng/mL,CA125 22.05U/mL。超声提示右附件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诊断 处理

处理:行剖腹探查术,右输卵管系膜见一肿物。行右输卵管及系膜肿物切除术,术中冷冻病理报告:右输卵管系膜肿物倾向良性病变。术后病理报告:右输卵管系膜浆液性囊腺瘤伴附壁结节形成,附壁结节为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伴灶性坏死(潜在低度恶性肿瘤)。考虑其无再生育要求,于术后10 天再次开腹行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双附件切除+阑尾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慢性官颈炎,分泌期宫内膜,左卵巢卵泡囊肿伴白体,双输卵管慢性炎症,右卵巢未见肿瘤,盆腔淋巴结未见转移癌,慢性阑尾炎,大网膜未见肿瘤。术后给予PT方案:紫杉醇180 mg,静脉滴入,1次/d;顺铂100 mg,静脉滴入,1次/d,化疗1次。 最后主要诊断:右侧输卵管系膜浆液性囊腺瘤合并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

随访 讨论

随访:化疗后一般情况好,未再化疗,正在随访中。 讨论:原发性输卵管系膜肿瘤,临床常常被误诊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由于早期诊断难,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依赖于手术探查、术中及术后病理,同时还应考虑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对于输卵管系膜交界性肿瘤的治疗无金标准可依据,但借鉴对卵巢交界性浆液性或黏液性肿瘤的治疗经验,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对年轻的早期肿瘤局限于输卵管系膜无腹膜转移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功能,即保守性手术,主要包括输卵管系膜肿瘤剥除和患侧附件切除。对于伴有腹膜转移的患者,即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等术中探查到的病灶及可能有肿瘤生长的器官,力求残病灶直径≤2cm,共至完全切除病灶。无论其阑尾是否有病变,都应常规切除,并应对阑尾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术后随访应该多久一次?是否还需继续化疗?

发布于 15-06-18 20:5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