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农工党中央组织10余位在高校担任校级领导职务的农工党党员,莅临医联集团北京总部,围绕 “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创新与应用” 展开深入调研。医联集团AI研究院负责人廉泽良代表公司,系统介绍了“未来医生”的技术架构、医生端与患者端产品能力,并就医疗责任、安全机制、服务闭环等议题与调研组充分交流。
从医生社区到“专家级服务入口”
医联集团成立于2014 年,起步于移动医生社区产品,十年间已服务超2000万用户、150万注册医生,构建起国内领先的医生资源网络与医疗服务能力。“未来医生”便基于这一生态打造,是国内首个实现专家免费问诊、全流程智能闭环、结果医生签字负责的医疗服务平台。
安全可信的技术架构
“未来医生”依托自主研发的 MedGPT 模型,采用“快慢双系统”设计:快系统承担语言理解与多轮对话,慢系统负责循证推理与临床判断,模拟医生诊疗中的“直觉应答”与“严谨思考”机制。同时,通过“双飞轮机制”实现模型进化——小飞轮以权威指南为底保障诊疗标准化,大飞轮借助专家经验反馈与强化学习提升复杂判断能力。平台经过真实临床案例验证,确保合规性与专业性。
医生端:构建“人机协同”机制
在医生侧,打造了医生专属智能操作环境,具备问诊辅助、患者画像生成、路径管理等多项能力;医生可上传个体诊疗策略,形成专属“智能体”,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份诊疗建议均需专家及团队亲自复核、签字后方可输出,严格执行“实名签字、责任到人”的机制,有效平衡效率与专业责任。
聚焦责任、安全与社会价值
廉泽良详细介绍了“未来医生”的医疗伦理边界、责任归属与数据管理制度,强调“医生主导+科技辅助”理念。调研组对“未来医生”在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升医生服务效率、扩大医疗可及性等方面的落地能力高度认可,认为在“服务人民健康、推动医疗公平”上具有良好示范价值。
本次调研在热烈交流中圆满结束。未来,医联集团将继续深化“未来医生”的能力边界与应用场景,以医生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探索更多面向基层医疗、老龄社会、公共卫生治理的可持续健康解决方案,让“专家问诊”从稀缺服务变成基本能力,让“专家自由”的愿景照进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