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
未来医生与三甲医院真人医生诊断一致性96%
产品及业务
未来医生
AI+真人医生,寻医问诊更高效
了解更多
未来医生工作室
得心应手
了解更多
AI医疗应用平台
从经验医疗跨越到AI智能医疗
了解更多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小病无忧,重疾保障
了解更多
线下医疗机构
全生命周期高品质医疗服务
了解更多
行业领先的大规模AI医疗临床应用实验
22
学科
22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委员PI
10W+
样本量
12个月
实验周期
实验机构
实验场景
辅助诊断
辅助治疗方案
多学科会诊
诊后随访
疗效评估
多级预防
用药监测
院前急救
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快慢技术的有效融合
及人类完整思维模式的有效模拟
国际领先的可以胜任全流程疾病诊疗的医疗大模型
预防
诊断
治疗
康复
患者
智能客服
智能分导诊
智能问诊
报告解读
用药指导
家医签约
诊后疾病
AI随访
健康问诊
健康宣教
医生
用医助手
AI医生
个性宣教
临床决策
各科诊断
用药建议
处方审核
AI病例质控
科研
慢病管理
管理
病例质量
医保费用
医务管理
医保管理
专家共研团队
目前已囊括中华医学会30个学科分会29名主委,辐射数百位位三甲科主任,吸引千余位年轻主治医生,并持续加码,加速医生入驻和储备。

心血管科

王建安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肿瘤科

徐惠绵 教授

国家卫健委肿瘤学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

眼科

王宁利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生殖科

孙莹璞 教授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

全科

姜礼红 教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

耳鼻喉科

程雷 教授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

综合科

丛明华 教授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第五届)副秘书长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科

潘志刚 教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科

方力争 教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放疗

刘士新 教授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眼科

孙兴怀 教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候任主任委员

神经科

崔丽英 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第七届主任委员

泌尿科

刘明 教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骨科

蒋协远 教授

骨科医学中心主任

男科

商学军 教授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泌尿科

周利群 教授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

神经科

曾进胜 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候任主任委员

儿科

戴耀华 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

肾脏病

蔡广研 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免疫/ 内科/老年科

黄慈波 教授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消化科

金震东 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风湿免疫科

曾小峰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及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

放射科影像诊断

冯晓源 教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

口腔科

唐志辉 教授

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感染性疾病

王贵强 教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神经科

李新钢 教授

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感染性疾病

赵鸿 教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妇科

孔北华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皮肤科

高兴华 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NEXT >
< PREV
客户与伙伴
医联动态
查看更多 >
医联家小医 AI 突围保险科技大赛:以医疗大模型重构行业效率新标杆
近日,由分子实验室主办的 “2025年度中国保险科技与服务创新大赛 ”初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与时俱化、与物同春”为年度主题,聚焦“拥抱时代发展”、“科技以人为本“和“保险回归服务”,吸引了国内外 80 余家保险机构、科技企业参赛,围绕 AI 在保险场景中的应用展开激烈角逐。医联集团凭借其创新的家小医健康直通车解决方案,以综合成绩 1105 分的优异表现,从 “普惠保险与新产品创新”赛道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一,成功晋级决赛。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医联在医疗 AI 与保险科技融合领域的领先实力,更标志着家小医 AI 产品在赋能保险行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分子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11月,目前是中国更大的保险创新社群,本着“利他、平等、至臻、至善”,成立以来致力于互联网、数字化保险,推动保险行业创新与同业交流。作为聚焦保险科技领域的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分子实验室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生态构建,其主办的赛事已成为衡量保险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风向标。此次参赛的家小医健康直通车解决方案,是医联 “未来医生” 体系在保险场景的集大成者,通过AI深度赋能,重新定义保险行业效率与体验标准。医联家小医解决方案的胜出,既是对其技术创新性的认可,更是对其在保险场景中实际效能的高度肯定。家小医健康直通车:AI 赋能保险行业的新突破医联集团(Medlinker)作为中国领先的医疗级 AI 诊疗平台,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始终以 “科学、创新、纯粹、担当” 为精神内核,坚守严肃医疗发展道路。依托 “智能数字医院 + 全球医疗数字大脑创新中心” 双轮驱动模式,医联构建了覆盖 “预防- 诊断 - 治疗 - 康复” 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生态,并深度布局保险科技领域,致力于成为医疗与保险跨界融合的引领者。累计服务超2000 万平台患者,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自主研发的医疗大模型 MedGPT,是行业内首个通过临床实验验证的医疗级 AI 系统。近年来,以 MedGPT 为技术底座,推出 “未来医生” 系列产品矩阵,深度赋能保险行业。未来医生随便问问:基于 MedGPT 打造的 “最专业的健康类 AI Chatbot”,实现健康咨询、报告解读、就医指引等全场景覆盖,通过数据透明化(标注指南引用)、服务闭环化(监测 - 干预 - 就诊)、建议具体化(如“每日饮水 1500-2000ml”),解决传统健康咨询 “可信度低、解读片面、交互低效” 的痛点。未来医生会员:创新推出 “新一代门诊险”,覆盖 100 种门急诊常见病,提供 “在线问诊 + 免费用药 + 专家直通” 服务。数据显示,该产品可帮助用户全年平均节约门诊费用近4000元,并通过 AI 加持的专业家医服务,提升保险产品的实际诊疗价值。未来医生金卡会员:定位中高端医疗需求,提供 “首诊即专家” 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从线上问诊到线下治疗、从国内诊疗到海外就医的全场景,与保司合作开发的中高端医疗险产品,有效解决专家资源稀缺、服务质量难控等行业痛点。未来医生慢病管理:通过 AI 智能体驱动的院外监护系统,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诊后管理服务,实现患者依从性提升与保险公司控费目标的双向达成。例如,与君龙人寿合作的 “主动管理型重疾险”,通过医联慢病管理服务,成功实现甲状腺结节、乙肝大三阳等复杂体况的核保突破,市场反响显著。保险从“风险转移”到“健康价值创造”近年来,在AI技术的持续赋能之下,传统的保险行业正从“单纯承保风险”转向“主动管理健康”。医联家小医解决方案在大赛中的脱颖而出,标志着“医疗 AI + 保险” 的跨界融合已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阶段。对保司而言,AI 技术可降低理赔人力成本、提升中高端产品溢价,并开拓带病体等增量市场;对保险用户而言,家小医将 “冰冷的保单” 转化为 “有温度的健康管理伙伴”,通过 AI 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可及,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三甲专家级的健康服务。未来,医联将推动 MedGPT 向核保、定价等核心环节渗透,探索“按疗效付费”模式,并深化与车险、惠民保等场景的融合。正如行业专家指出:“医联的实践证明,医疗 AI 不是保险的工具补充,而是重构行业价值链条的底层逻辑 —— 当保险开始主动管理健康,行业的想象空间才真正被打开。”在保险科技浪潮澎湃的当下,医联家小医正以技术创新为笔,以场景落地为墨,在保险行业提质增效的蓝图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决赛中,医联能够继续展现医疗 AI 的硬核实力,为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推动中国保险科技迈向全球创新高地。
2025/05/18
医联集团与君龙人寿达成深度合作 开启 “保险 + 健康管理” 创新模式新纪元
近日,医联集团与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围绕 “健康管理服务与保险产品深度融合” 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出覆盖健康咨询、疾病预防、诊疗协助、康复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系。此次合作不仅是两大行业领军者的强强联合,更标志着保险行业从传统保障向 “保障 + 服务” 模式转型的重要突破,为构建 “防 - 治 - 保” 一体化生态提供了全新范本。战略协同:构建 “保险 + 健康管理” 深度融合新生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传统保险产品已难以满足用户对 “保障 + 服务” 的复合需求。国家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与保险深度融合,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医联集团凭借其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与君龙人寿在保险产品设计、用户服务场景上形成高度互补。君龙人寿作为国内新锐保险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其核心产品已覆盖重疾险、医疗险等多个领域。医联集团则深耕医疗科技多年,旗下企鹅杏仁健康管理平台已构建起包含 21 种指定疾病管理、重疾绿通、癌症早筛等在内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国 1800 余家三级甲等医院,累计服务用户超百万。双方的合作,正是响应行业转型趋势、满足用户对 “健康保障 + 医疗服务” 双重需求的必然选择。据悉,双方将在以下领域展开深度合作:1、产品融合创新:君龙人寿将医联的健康管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推出 “保险 + 健康管理” 专属套餐。例如,在重疾险中增加 “重疾绿通 + 多学科会诊 + 康复指导” 服务包,用户确诊重疾后可享受 24 小时内专家门诊预约、10 个工作日内住院安排、知名三甲医院多学科会诊(MDT)等服务,解决 “看病难、看专家难” 的痛点。2、数据驱动服务:医联通过 AI 技术和结构化病历分析,为君龙人寿用户提供 21 种慢性病主动管理服务,包括慢阻肺、肺结节、高血压、高血糖等。通过智能提醒、用药管家、健康档案动态更新等功能,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降低重疾发生率和保险理赔率。3、早筛与预防体系:双方联合推出 “癌症早筛 + 甲基化检测” 服务,用户可通过领取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等专项检测试剂盒,完成居家检测。若筛查结果为阳性,可申请三甲医院甲基化检测,检测费用更高报销 300 元,构建 “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疗” 的预防闭环。4、服务网络共享:医联的全国 1800 余家三甲医院合作网络(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广州中山医院等)向君龙人寿用户开放,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实现 “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共享”,提升用户就医效率。行业破局:重新定义保险服务的 “价值增量”传统保险行业长期依赖 “风险转移” 模式,用户仅在疾病发生后获得经济补偿,而医联与君龙人寿的合作,首次将服务端口前移至健康管理阶段。通过 21 种慢性病的主动干预、癌症早筛服务的普及,实现 “预防 - 治疗 - 康复” 的全流程覆盖。这意味着保险行业正从 “花钱买风险” 转向 “花钱买健康”,从被动理赔走向主动风控,为健康险产品注入 “健康维护” 的核心价值。医联的 AI 医生、智能提醒等数字化工具,与君龙人寿的用户数据相结合,实现服务的精准推送。例如,针对高血压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血压,触发用药提醒和运动建议。这种 “数据 + 场景 + 服务” 的闭环,使保险服务从标准化产品转变为 “千人千面” 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提升用户粘性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积累健康数据资产,优化产品定价模型。传统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此次合作催生了 “场景化” 产品创新。例如,针对亚健康人群推出 “慢病管理 + 定期寿险” 套餐,针对高风险职业人群推出 “重疾绿通 + 意外险” 组合,针对女性用户推出 “乳腺癌早筛 + 女性特定疾病险” 等。这种基于用户画像和健康需求的产品设计,使保险产品从 “标准化保单” 转变为 “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此外,此次合作打破了保险行业单一的 “风险补偿” 定位,推动保险公司成为健康生态的核心参与者。君龙人寿通过接入医联的医疗资源,逐步构建 “保险支付 + 服务提供” 的闭环;医联则借助保险场景拓展用户基数,提升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这种跨行业协同,预示着未来保险行业将不再局限于 “资金池” 角色,而是与医疗机构、科技公司共同构建 “防 - 治 - 保” 一体化生态,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健康保障。未来展望:开启 “大健康” 产业协同新范式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保险 + 健康管理” 模式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据测算,我国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且以每年 20% 的速度增长。医联与君龙人寿的合作,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更预示着一个以用户健康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以跨行业协同为特征的 “新保险” 时代正在到来。此次战略合作的落地,是医联集团与君龙人寿响应 “健康中国” 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是保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拓展服务场景,提升服务效率,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健康保障服务,共同书写 “保险 + 健康管理” 的新篇章。
2025/05/10
医联 MedGPT 强势入驻学习强国健康频道,开启智能医疗新时代
  近日,“学习强国”APP的“强国健康”板块正式上线了免费AI在线健康咨询服务,该服务由医联自主研发的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提供技术支持。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也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主管的权威学习平台,自上线以来已成为全国党员、公务员、高校师生及广大群众学习政策理论、获取新闻资讯的核心渠道。目前注册用户达3.6亿人,日均浏览人次近7亿,其用户广泛,不同人群在就医时各有痛点。公职人员和企事业员工工作忙碌,请假看病不便;学生在异地就医时,对当地医疗资源陌生,医保报销手续繁琐;中老年人慢性病多发,但行动不便且线上就医操作困难;偏远地区用户更是深受医疗资源匮乏之苦,优质医疗服务遥不可及。在此背景下,医联MedGPT入驻学习强国强国健康、为大众提供免费AI在线健康咨询服务意义重大,它解决了用户就医时间和空间的难题。需要使用时,用户只需要打开学习强国APP,进入“我的-强国健康-免费咨询”页面,就能随时随地发起健康咨询。无论是日常病症判断、慢病管理,还是饮食运动健康指导,都能快速获得专业解答,让医疗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学习强国医联产品使用路径  医联MedGPT还在医保控费方面表现出色,通过优化治疗方案显著降低患者负担。在用药方案上,80%以上的病例使用MedGPT推荐方案可节省近80%的费用。例如,某疾病线下方案总价格为17471元,而使用MedGPT推荐方案后总价格仅为2821元,极大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同时,它增强了就医透明度,通过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和费用预测,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费用支出,做出合理决策,也方便医生与患者沟通,提升医患互动质量。  技术层面,医联MedGPT同样实力强劲。它依托Transformer架构与多模态医学技术,具备近3000种疾病的首诊能力,涵盖80%的成人疾病和90%的0-12岁儿童疾病。其自主研发的快慢系统设计,模拟医学专家“直觉+分析”双维思维,并结合RAG检索与知识图谱,有效解决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减少误诊风险。早在2023年6月,医联MedGPT就在中国成都举行了全球首次AI医生与真人医生的一致性评测,并进行了全天候实时直播。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AI医生与三甲主治医生在比分结果上的一致性达到了96%,可靠性极高。  着眼长远,医联与强国健康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将推出“未来医生权益包”,聚焦单病种健康管理。以今年国家倡导的减重为例,权益包不仅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减重目标,为用户量身定制饮食计划、个性化运动方案,还会分析评估用户的体重、体脂率、血压等健康数据,及时调整减重方案,并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医联集团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已在基层医疗和医养融合领域取得突破。后续,医联将持续加大医疗AI研发投入,不断拓展健康管理服务边界,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持续赋能。
2025/04/24
投资机构
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

2014-2024 医联


蜀ICP备140218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川)-经营性-2021-0058
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桐西路远洋光华国际大厦AB座22层


用户服务产品
未来医生小程序
患者快速就诊,免除排队等候
未来医生服务号
提供专家问诊在线购药及健康管理服务
医生使用产品
未来医生工作室
提升医生诊疗与学术研究10X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