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
【一般资料】
女性,22岁,学生
【主诉】
反复发热伴头痛3月,加重1天
【现病史】
患者缘于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左右,伴头痛,表现为全头胀跳痛,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自服药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此后又间断出现低热,伴全头胀痛,自行口服退热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后又可缓解。否认乏力、夜间盗汗等。入院1天前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同时伴有头痛及频繁呕吐,非喷射性。口服药物无效,遂就诊于我院。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饮食较少,二便正常。
【查体】
血压110/70mmHg,心率66次/分,体温37.4℃,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应答切题;双眼运动充分,未引出眼震;示齿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颈部有抵抗,克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头颅CT示脑实质肿胀明显,双侧脑室小。根据查体,定位于脑膜神经根病变;双侧侧脑室受压缩小,提示脑水肿明显,故定性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入院后行腰椎穿刺术,以腰3、4椎间隙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测压力>330mmH2O,留标本10ml,分别送检常规、生化、细胞学、抗酸、墨汁及结核杆菌抗体三项等。实验室结果回报:一小时血沉(36,H,mm/h);C反应蛋白(32.3,H,mg/l);脑脊液生化:脑脊液蛋白定量(0.52,H,g/L);脑脊液氯化物(133.00,H,mmol/L);脑脊液糖定量(2.70,L,mmol/L);脑脊液常规:体液白细胞(547.0,N,*10^6/L);体液红细胞(296.0,N,*10^6/L);体液单个核细胞(78.4,N,%);体液多个核细胞(21.6,N,%);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抗体三项阳性。根据脑脊液细胞数547*10^6/L符合细菌感染表现,单核细胞百分比占78.4%。
【初步诊断】
脑膜炎/垂体脓肿(结核性)
【鉴别诊断】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出现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是发展慢,颅内压增高症不太明显,ct可鉴别。
【诊疗经过】
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患者未再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不适。因近3个月无月经来潮,请内分泌科会诊,因入院后甲功检查:T3:1.1nmol/L,FT4:7.8pmol/L,激素六项均正常,血清皮质醇节律正常,子宫、附件均未见异常。考虑垂体脓肿(结核性),患者闭经可能与垂体脓肿有关。请神经外科会诊,正规抗结核治疗,监测颅内压及CFS细胞数、体温、出入量,定期查视力、视野、垂体增强MR,若脑膜炎症状消失,脑脊液细胞数转阴,如视力、视野损害加重,MR提示脓肿明显增大,甚至压迫视交叉,则可考虑经蝶手术+引流。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
【病例分析】
住院期间多次复查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下降至正常范围,白细胞数降至16个,患者未再出现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复查垂体增强MRI,垂体脓肿无明显增大,考虑抗结核治疗有效。患者要求出院,随访患者垂体脓肿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