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淋巴结肿大

肿瘤科大外科
黄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76岁,发热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7天入院。

查体 复查

查体:颈部左侧,双腋窝,双腹股沟可分别扪及大小为2 cm×2 cm×1cm、2 cm×1 cm×1cm和2 cm×2cm×1cm质韧包块,包块活动度好,部分呈融合状。

彩超提示:颈部双侧及腹主动脉旁多发实性结节,考虑为肿大淋巴结。

胸腹部增强CT:扫及胸部、上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影,不能除外淋巴瘤可能。

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颈部双侧,双颌下、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均查见肿大淋巴结,形态结构异常。

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1.39ng/ml,铁蛋白>3000ng/ml。

诊断 治疗

取右侧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大体观:灰白、灰黄不规则组织1块,2 cm×2 cm×0.9c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

镜下观:淋巴结结构破坏,由中等大小的,形态较一致淋巴样细胞弥漫分布,其内散在一些大淋巴样细胞,可见大片坏死(见图)。

取右侧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大体观:灰白、灰黄不规则组织1块,2 cm×2 cm×0.9c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

镜下观:淋巴结结构破坏,由中等大小的,形态较一致淋巴样细胞弥漫分布,其内散在一些大淋巴样细胞,可见大片坏死(见图)。

随访 处理

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Senile EBV+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是由日本学者Oyama 等于2003 年首先报道,并将这一类疾病称为老年性EBV 阳性B 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国外相关报道较少,国内也只有少量报道。2008年第四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里将老年性EBV 阳性DLBCL 定义为:一类 EB 病毒阳性的克隆性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无任何已知的免疫缺陷或淋巴瘤的老年患者。

流行病学:在亚洲国家没有免疫功能缺陷的DLBCL中,其发病率约为8-10%,西方国家很少有相关资料报道。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45-92岁),男女之比为1.4:1。

病因学:是一种由EB病毒诱发的B细胞淋巴瘤,可能与患者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有关。部位:70%患者表现为结外症状(最常见于皮肤、肺、扁桃体和胃),同时伴或不伴有淋巴结的累及,30%的患者仅表现为淋巴结症状。

临床特征:表现多种多样,半数以上患者国际预后指数高或中等偏高。本例为发热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

形态学:有2种形态类型: 多形性亚型和大细胞亚型。两种亚型都含有很多转化大细胞/免疫母细胞、霍奇金样细胞和Reed-Sternberg(HRS)样巨细胞。多形性亚型中,可见到B细胞成熟过程的不同分化阶段和各种各样的反应性细胞成分,如: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大细胞亚型中,大多数细胞都已发生了转化。这两种亚型的不同病变区域内,,可以看到大片的地图样坏死和组织细胞,说明两个亚型之间是个连续变化的谱系。

免疫表型: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D20和/或CD79a,很少出现轻链限制区,CD10和Bcl-6常阴性,MUM1常阳性。伴有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的病例,可能不表达CD20,但可以检测到胞浆免疫球蛋白。在不典型大细胞的病例中,约94%的大细胞LMP1阳性,28%的病例表达EBNA-2,这些细胞CD30呈不同程度阳性,但CD15阴性。

EBV原位杂交:EBER通常阳性。

病理诊断:本肿瘤的确诊除了组织形态学外,需要靠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等的协助诊断。诊断时需要与淋巴瘤样肉芽肿、EBV 阳性的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

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联合R-CHOP化疗方案,传统的联合化疗效果差。E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的免疫治疗曾成功治愈实性器官移植患者发生的EBV 阳性淋巴瘤,但还没有用于EBV 阳性的老年人DLBCL 的报道。

预后:老年性EBV阳性的BLDCL患者预后比EBV阴性的DLBCL差,表现为侵袭性临床过程,中位生存年龄为2年,多形性亚型的预后被认为好于大细胞亚型。

相似病例推荐
多发肿大淋巴结
2020-03-12阅读量:4049
反复淋巴结肿大2年
2015-10-27阅读量:4026
全身淋巴结肿大
2015-08-07阅读量:1600
1评论最早评论
    明舜
    开县明舜中西医结合诊所

    学习分享

    2020-08-31 06:46
没有更多数据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