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
李某,男,49岁。 颈部不适及右上肢麻木近半年。 患者颈部不适及右上肢麻木近半年,未予诊治。3日前与朋友玩麻将1夜,颈部疼痛加剧,右上肢放射性疼痛,右拇、食、中指麻木加剧,3天来因疼痛加剧而夜晚不能入睡。
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弦。既往无其他慢性病史。查体: C3、C4棘突旁压痛明显,颈加压试验 (+),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颈椎X线片提示: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3~C4、C4~C5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明显增生,椎间孔变小。
痹证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肾髓亏虚型,治宜行气活血,补肾通督。取颈部夹脊穴、大椎、大杼、风池、天柱、天宗,悬钟、外关、后溪、命门、支沟、阿是穴。经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治疗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嘱其低枕睡眠习惯,颈部适当活动,随访3个月,症状未再复发。
祖国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痿痪证”、“头痛”、“眩晕”、“项肩痛”,多因外伤劳损、感受寒湿、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或闪挫扭伤等致气血失和,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气滞血瘀,经脉筋骨失养,瘀血不通,不通则痛,筋脉失养而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以致产生“骨错缝,筋出槽”。
大椎乃颈项之门户,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领诸阳经,气血经络由此而过,针刺大椎穴可振奋督脉之阳气,使气旺血行,从而改善颈项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神经血管压迫。大杼为八会穴之骨会穴,对缓解颈神经压迫,改善颈椎局部水肿,解除神经根刺激具有良好效果。养老,属手太阳经郄穴,《针灸甲乙经》卷十: “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养老主之。” 《针灸大成》 卷六: “主肩臂酸疼,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自上。” 说明养老有活血通络的作用。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穴,有补髓壮骨,通经活络的作用。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奇经八脉相交会的关系是与督脉相通,据有关资料报道,后溪穴通督脉的循行路线是: 起于后溪穴,沿小肠经上行于腕部,从尺骨小头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肘内侧 (在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绕肩胛,交肩上,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交,然后沿督脉夹脊穴下行……因此针后溪穴治颈椎病是 “经脉所过,主治所在” 理论的具体应用。颈夹脊穴在局部解剖上每穴都有从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相应的动脉、静脉丛分布。针刺颈夹脊穴疏导经气,缓解疼痛。
很不错的病例,颈椎病是现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有不错疗效,如果不是今天加精名额已满一定会加精……
学习
学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