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AIDS C3 并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脑膜、脑、肺)

传染科大内科
张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主诉 病史

,30岁,因反复发热8月余,再发2月,加重1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8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2℃,伴畏寒、寒战,起初无明显规律,后转为午后发热,无盗汗、消瘦等伴随症状,有咳嗽、咳白色痰,无胸闷、气促、胸痛等不适,当地医院考虑肺结核可能,给予抗痨治疗2月(用药不详)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数天后再次出现反复发热,并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示颅内感染灶,遂至我院住院治疗,予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AIDS C3并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脑膜、脑、肺)、肺部感染(细菌、真菌)、口腔念珠菌病”,经抗细菌、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2月前患者再次因发热入住我科,诊断“1.AIDS C3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脑膜、脑、肺)(2)播散性念珠菌病(口腔、肠道)”,先后予泰能、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抗细菌,予乙胺丁醇、阿米卡星、莫西沙星抗非结核分枝杆菌,予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伴畏寒,无寒战,伴轻度咳嗽、咳少量白痰,无胸痛胸闷,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今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睡眠一般,食欲差,大小便正常,近1年体重减轻40Kg。

2016年4月当地确证HIV抗体阳性,并开始行ART(3TC+TDF+EFV)抗病毒治疗,后因CD4细胞数上升缓慢,于2016-9-22更改抗病毒方案为3TC+TDF+RAL,2016-10-10CD4为31cell/ul,Th/Ts:0.06。

流行病学史:有婚外异性无保护性交史,否认静脉吸毒史,无"肝炎"病人生活接触史,无输用血制品,少外出就餐,无鱼生进食史,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野外作业史,无病畜咬伤史。

既往史:2月前在我院住院,诊断“1.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2.低蛋白血症3.电解质代谢紊乱4.血红蛋白病”,未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广东省,久居本地,无吸烟、饮酒史。

婚姻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查体 复查

体温:38.8℃,脉搏:11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17/62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畅,鼻翼无扇动,两侧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未见异常。舌苔未见异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未见异常,咽部粘膜未见异常,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未见异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无压痛,乳房正常对称。呼吸运动未见异常,肋间隙未见异常,语颤未见异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11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见异常,4次/分。肛门生殖器未查。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上肢活动自如,下肢活动能力下降,不能自行行走,无畸形、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上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下肢肌力4级。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未见异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未见异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

辅助检查:2016-10-12电解质:K2.05mmol/L;Na131.00mmol/L;Cl89.00mmol/L;血浆凝血酶:PT16.10秒;PTA64.55%;血常规:WBC3.5610E9/L;LYM%17.10%;RBC2.1910E12/L;HGB69.00G/L;PLT195.0010E9/L;尿常规:WBC39.20uL;PCT0.15ng/ml;CD4+细胞数21cells/ul;Th/Ts0.06。

CT1、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狭窄并感染,可见支气管内膜结核可能,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

2、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并右肺下叶轻度膨胀不全

诊断 治疗

初步诊断:

1.AIDS C3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脑膜、脑、肺) 2.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3.低蛋白血症 4.电解质紊乱 5.血红蛋白病 。继续予3TC+TDF+EFV抗病毒,予乙胺丁醇、阿米卡星、莫西沙星抗非结核分枝杆菌,予泰能、利奈唑胺抗细菌等抗感染治疗。

随访 处理

治疗方案

相似病例推荐
非结核分枝杆菌
2017-08-23阅读量:6240
播散性鸟分枝杆菌感染
2019-12-12阅读量:6229
.AIDS C3 播散性隐球菌病(脑、脑膜、血、肺、骨髓
2016-10-10阅读量:3399
42评论最早评论
    平瑞月
    广东省中医院

    患者平时有低热,转为高热不退,符合结核发热的特点,需规范抗痨治疗,还合并有低蛋白血症,需要补白蛋白么?

    2016-11-20 23:56
    曾小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对于结核失去了抵抗功能,造成广泛的播散。请问下这个病例最后的转归如何?

    2016-11-21 23:54
    林冬华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

    该患者的肺部有结核及真菌感染,抗生素及抗痨药用的比较到位,请问利奈唑胺的剂量用多大?其艾滋病及多处感染,要控制不容易

    2016-11-23 11:49
    张晓梦
    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医院

    患者艾滋首先要进行关爱治疗,积极控制病情,此外,还要注意抗结核治疗,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更易导致结核播散,可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治疗

    2016-11-24 15:40
    李世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患者有没有高烧后低温的现象?

    2017-01-15 09:54
    金伟伟
    灵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患者病毒,结核真菌感染,营养差低蛋白血症,治疗效果不佳

    2017-02-17 20:11
    侯婉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感谢分享病例,学习了!鉴于患者目前病情比较复杂,建议先进行相关的抗病毒抗菌处理,同时,注意做一下痰涂片的检查,因为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看,不排除合并结核感染厌氧菌...查看全部

    2017-02-17 21:22
    钟邱杰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非结核分支杆菌为条件致病菌,艾滋病导致此患者免疫力低下,所以也容易出现播散,不知患者治疗效果如何?

    2017-02-17 21:29
    王子淳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艾滋病患者晚期因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真菌、结核等机会致病菌感染,而且治疗起来困难,患者低蛋白血症与长期感染消耗有关。

    2017-02-17 21:59
    刘洋
    四川宝石花医院

    患者免疫力低下,并且有多种基础疾病,存在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感染不容易控制,还要关注到药物使用的副作用

    2017-02-17 22:05
    周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患者年纪才30岁已经出现艾滋病的晚期并发症,不仅有口腔真菌感染,还存在脑、肺、脑膜的非结核杆菌感染,当然最好做一个支气管灌洗液的痰培养,确定一下致病菌,选择针对...查看全部

    2017-02-17 22:28
    高芸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没有啥歧视的意思哈,感觉广东地区发生HIV的感染情况有点多呢!要不就是青年男性,要不就是老年的。长期发热,不典型感染的,要更多考虑地区因素

    2017-02-17 23:18
    王诗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患者ards合并多种感染,在抗感染同时,也应当注意对症支持治疗,避免患者因过度消耗发生恶病质

    2017-02-17 23:34
    陈玉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HIV感染患者自身免疫缺陷易患各种机会性病菌感染,且其治疗难度非常大,预后也不好。

    2017-02-17 23:42
    整形外科Guo 镇合
    汕头市皮肤性病防治院

    艾滋病人本身容易发生肺结核感染,这个患者即便是抗结核治疗,也需要预防其他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院内感染。

    2017-02-17 23:4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