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瘤型麻风 1 例

皮肤性病科
林医师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
主诉 病史

患者, 女, 74 岁 。 全身起皮疹伴脱发 10 余年, 狮面 3 年 。

患者诉 10 年前面部出现红斑 、 四肢疼痛, 左手小指僵硬 、 弯曲不自如 。 2009 年秋天洗脚时把左脚背皮肤擦破, 经久不愈, 继之双小腿溃破, 左小趾溃烂, 头发渐脱落 。 3 年前面部出现结节 。患者患有“糖尿病”、“胃溃疡”、“高血压”、“胆结石 ”多种疾病, 在当地医院多次住院治疗 。 去年11 月因发热 、 肺部感染,再次入住当地医院治疗, 后因面部肿胀 、 下肢溃疡久治不愈, 请皮肤科会诊, 建议到当地皮防所就诊, 当地皮防所怀疑“麻风 ” , 遂将患者送我中心确诊, 经临床检查, 皮肤查菌, 确诊为“瘤型麻风 ”。

查体 复查

皮肤科查体: 前额发际处头发全部脱落, 双眉全脱, 面部浸润呈暗红色, 鼻翼肥大, 鼻梁扁平,

双面颊部可见多数指头及筷头大结节, 双耳垂肥大( 图 1 ) 。 双手大小鱼肌萎缩, 左手爪形指 、 指

端溃疡( 图 2) , 右手大鱼肌溃疡 、 无名指 、 小指弯曲 ( 图 3 ) 。 双下肢伸侧见对称性两块巴掌大小

溃疡面 。 左小趾骨质吸收, 右大拇趾间溃烂, 双前臂 、 小腿, 皮肤干燥 、 萎缩, 有大量脱屑 。 尺神

经 、 腓总神经 、 粗大, 中等硬度, 双耳大神经 、 眶上神经轻度粗大 。

实验室检查: 皮肤涂片查菌, 左耳垂 5 + , 右耳垂 5 + 。 皮肤组织病理示: 表皮下见明显无浸

润带, 有大量泡沫细胞, 淋巴细胞较少, 抗酸染色阳性, 可见大量麻风杆菌( 图 4 、5) 。

诊断 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为瘤型麻风 。 给予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

随访 处理

讨论: 本例患者病程长, 临床表现典型 。 因多种疾病在多家医院多次住院治疗, 未考虑麻风,造成诊治延迟, 疾病逐渐加重, 并出现畸残 。 十堰地区属于麻风低流行地区, 本病长期未明确诊断, 与医务人员对麻风警惕性降低和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 因此, 对县及乡镇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普及麻风防治知识非常必要, 以减少误诊, 避免造成患者畸残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 年 11 月 第 31 卷第 11 期

相似病例推荐
瘤型麻风一例
2017-05-07阅读量:2263
狮面,瘤型麻风1例
2015-07-07阅读量:1898
瘤型麻风误诊
2020-02-12阅读量:1678
24评论最早评论
    沈亮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好病例

    2017-02-20 10:43
    谢荫
    黄石市中心医院中心院区

    瘤型麻风患者皮肤病变隆起,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易误诊,确诊依据活检,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主要采用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2017-02-22 21:37
    沈炳桥
    长沙市中心医院

    瘤型麻风初起的病变为红色斑疹,以后发展为高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结节境界不清楚,可散在或聚集成团块,常溃破形成溃疡。多发生于面部、四肢及背部。面部结节呈对称性,...查看全部

    2017-02-22 21:40
    许嘉彬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该病早期斑状损害分布于全身各状,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见,颜色淡红色或浅色,边界不清,须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视,方可辩认。稍晚,除斑损继续增多外,陆续形成浅在性、...查看全部

    2017-02-22 21:49
    陈元全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瘤型麻风周围神经症状:受累神经也变粗,镜下,神经纤维间的神经束衣内有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可在泡沫细胞和Schwann细胞内查得多量麻风杆菌。晚期,神...查看全部

    2017-02-22 22:10
    张晓梦
    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医院

    该患者可以尝试化疗,但化疗患者注意监测至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涂片查菌阳性者待阴转后3个月查菌一次,连续2次阴性者,才为临床治愈。

    2017-02-22 22:20
    张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该病本就可累及神经,引起感觉障碍,而患者又同时有糖尿病,更容易造成下肢溃疡,难以愈合,因此建议患者监测血糖,控制糖尿病病情,足部配合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查看全部

    2017-02-22 22:22
    曾小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麻风是一种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有肉芽肿形成,全身都存在瘤型结节说明病程已经很长了。

    2017-02-22 22:23
    陈嘉南
    深圳中海医院

    瘤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

    2017-02-22 22:36
    林荣幸
    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

    确实很典型的瘤型麻风,现在麻风病见得也越来越少了,年轻医师不一定能准确诊治,学习了!

    2017-02-22 22:40
    曾祥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麻风现在能够被治愈吗?在病变早期是肯定可以的,但是发展到了后期能得到控制吗?

    2017-02-22 23:00
    郎德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瘤型麻风患者对麻风杆菌无反应性,组织有利于麻风杆菌繁殖。麻风杆菌经血液淋巴散布全身,组织器官受损范围广。

    2017-02-22 23:01
    周玉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瘤型麻风应与黑热病、神经纤维瘤、斑秃、结节性黄色瘤、鱼鳞病、酒渣鼻等鉴别。治疗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患者诊断较晚,治疗上有一定困难

    2017-02-22 23:06
    郭欣
    中国医科大学

    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年龄较大,治疗用药时注意是否存在药物禁忌症。麻风患者体格检查时不可忽视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查体,排查全身各部位受累情况。

    2017-02-22 23:06
    陈伊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本型约占麻风患者的20%,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表面,故称瘤型。本型的特点是患者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缺陷,病灶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传染性强,除侵犯皮肤和神经外,...查看全部

    2017-02-22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