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分享
主诉:男,10岁,双手震颤6年,加重8月
病史:患儿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震颤,情绪激动时明显,无发热、抽搐、精神异常,黄疸,走路不稳等,未予重视。8月前患儿双手震颤加重,握笔、拿筷时明显,仍无发热、抽搐、精神症状等,成绩可,为求诊治遂来我院。既往:幼时有高热惊厥史,母亲情绪激动时有双手震颤。
查体:左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双手平举时震颤
辅检:血铜蓝蛋白:27,血常规示:PLT81*10^9,甲功、维生素D、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异常;头部MRI:双侧壳核及尾状核呈对称性改变异常信号影,提示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其他?眼科发现:K-F环阳性。腹部B超示:肝脏实质回声增强(肝纤维化?),脾脏偏大;泌尿系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脾增大;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处理:维生素B营养神经,硫酸锌,二硫丙磺钠静滴,青霉胺驱铜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本病在中国较多见。WD好发于青少年,男性比女性稍多,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WD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诊断主要根据青少年起病、典型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病体征、角膜K-F环和阳性家族史等。如果CT及MRI有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影像改变,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则更支持本病
- 高芸艺回复张东东:这个KF环变化的对比应该是治疗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来吧!不知道这种深入组织中的铜沉积是否能够被排出呢?
这个病例确实很典型,是肝豆状核病常见的一种类型-脑型,患者本身躯体症状也比较典型,铜蓝蛋白阳性,比较容易诊断,既往临床我见过肝型的,这样的话比这脑型有点诊断上的...查看全部
是的,肝豆状核变性还是属于比较好诊断与治疗的代谢性疾病,因为铜蓝蛋白还是一项具有特异性的指标,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
肝豆状核变性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它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本病例中震颤、黄染等肝病表现,结合銅代谢异常,眼K-F环、基底节病变等影像学典型表现,基本上可以确诊。
曾经在神内见到一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面部肌张力异常,只能张口伸舌,实际上她意识清楚,很痛苦
学习了,如果能上传祛铜治疗前后KF环的照片就更好了!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性疾病,其中眼部的KF环具有很强的疾病症状特异性,可以很容易确诊。
当年实习的时候也见过类似典型的肝豆状核变性,诊断还是比较容易。不知道肝豆各种种类型治疗的效果如何?
肝豆状核变性在工作中还没遇到。此病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疾病,若患者父母有继续生育要求,建议其进行产前检查,查查染色体情况。
影响肝豆状核变性预后的主要因素就是治疗的早晚、发现本病时肝脏的情况以及肝脏疾病进展的快慢。所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另外出现神经症状的预后相对较差,...查看全部
这个病例比较典型,各种表现都出来了,震颤,kf环等。不过大多数病例都不典型,只表现出肝功能异常,这个就需要鉴别了。
病例确实很典型,诊断依据也很充分,把眼部KF环的照片发上来更好了,还有肝功情况。以后还可以把治疗后的情况分享一下。
不好意思,还真没见过眼部K-F环的实例!如果能见见治疗前后的眼部表现,自然是极好的啦!谢谢分享!!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其实相对来说并不多见,相对于肝功能损害更早出现的往往是精神症状,比如震颤,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KF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几乎在所有豆状核变性患者身上都能看到KF环,除非是患病较早的患者不明显。
谢谢分享!在临床中尚未遇到此病,还停留在理论上,现在终于看到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