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状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局部恶变
大外科
程医师
武汉市汉阳医院
主诉 病史
28岁男性患者,因“大便表面带血半年余”入院,色鲜红,量少,以便时明显,便后即止,不伴肛门坠胀感及排便时肛门疼痛,
无里急后重,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肿物突出,平素大便规律,每日一次,量中,质软。无相关家族史。
查体 复查
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检查无特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明显包块,肛门指检未见异常。
辅查:
肠镜提示:乙状结肠黏膜距肛门20cm见一亚蒂肿物,大小约3×2cm,分叶状,予尼龙绳根部套扎,
再予钛夹在尼龙绳根部下方夹闭,予圈套器在尼龙绳上方根部电切除,检查创面无出血。
病检:绒毛状管状腺瘤,局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部分癌变,腺癌,中等分化,部分基底部可见癌。
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结节灶,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肝S8边缘部小囊肿。
诊断 治疗
诊断:乙状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局部恶变
治疗:考虑到肿瘤小,予以钛夹夹持及美兰注射定位,遂行根治性乙状结肠癌切除术+降结肠-直肠上段端端吻合。
随访 处理
术后患者恢复可,无便血发生,但排便次数增加(约5次/天),可能与结肠变短相关,嘱定期行肠镜检查。对于无诱因出现的便血,
一定要直肠指检并及早行肠镜检查,尤其男性,切勿随意诊断为痔疮。
相似病例推荐
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
2016-07-30阅读量:8698
膀胱绒毛状腺瘤
2018-01-28阅读量:5375
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并原位癌病例
2016-10-26阅读量:3715
共6评论最早评论
练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0
谢谢分享!该病例很好地提醒了不容忽视便血,也不可随意把便血诊断为痔疮,以免耽误病情!
2016-12-31 11:13
肖光辉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医院
0
可以用纳米碳混悬液定位,时间持久,可以局部显色24小时左右!
2016-12-31 23:36
高长军
公主岭守安医院
0
学习了,谢谢分享
2017-01-20 21:47
刁凤玲
朝阳县第六人民医院
0
学习
2017-09-08 04:43
王娟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0
学习
2017-11-26 11:36
没有更多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