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static/images/logo-blue.png)
都是结石惹的祸
![](https://pub-med-avatar.imgs.medlinker.net/malenew.png)
诊断:左侧颌下腺结石伴感染
处理:常规消毒后,于局麻下行结石取出术,术后叮嘱患者多食较酸的食物以刺激口水分泌,冲出残余结石碎块,消炎治疗
检查见:左侧颌下腺分泌功能下降,左侧颌下区有压痛,口内可触及一硬物
CT检查可见左侧可见一0.5*0.5cm大小的高密度影
检查见:左侧颌下腺分泌功能下降,左侧颌下区有压痛,口内可触及一硬物
CT检查可见左侧可见一0.5*0.5cm大小的高密度影
腮腺、颌下腺或舌下腺生长的结石,统称为唾液腺结石,由它并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叫做涎石病,是口腔常见病。最多见于颌下腺,其次为腮腺,舌下腺较罕见。唾液腺结石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唾液腺结石的成因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唾液有机成分浓度的改变、细菌感染及炎症、全身性因素可以影响唾液的电解质平衡,导致无机物的过饱和状态被破坏,无机盐如磷酸钙晶体等析出、沉积,从而形成结石。除了这些自身的特殊因素外,各个唾液腺导管的狭窄、扭转、异物、黏液栓子和息肉等,是造成结石和阻塞的原因。其中颌下腺导管最长,行走的方向又是从下向上,从颌下腺分出后稍微弯曲,使得导管壁的蠕动减弱,唾液运行缓慢,容易停滞在导管内或在管内使之浓缩而发生结石。对于阻塞性唾液腺病,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主要用于轻症患者以按摩腺体、催唾促排为主,仅能暂时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去除阻塞的目的。手术主要是以根治为目的,包括导管切开取石术,腺体摘除术;后者具有较大的损伤和并发症。腺体摘除面部可能遗留手术瘢痕,腮腺手术还有损伤面神经的风险。腺体被摘除后,唾液分泌便少了,可能导致口干,造成口腔防御功能降低,易于发生龋齿及口腔黏膜病等并发症。因此最好是保留腺体,这样可以减少许多并发症。另一种方法是唾液腺内窥镜,其采用微创的外科技术理念,减少了手术创伤,保留了腺体功能,是唾液腺治疗从传统摘除手术到器官保留外科的转变,实现了微创治疗,具有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小的瘢痕愈合等特点,有助于唾液腺结石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保证。
![](http://imgs.s0.medlinker.net/casem/201411/07/141537023334630.png)
![](http://imgs.s0.medlinker.net/casem/201506/16/143441853788706.png)
![](https://pub-med-avatar.medlinker.com/15355986760stqogdz.jpg)
学习了
![](https://pub-med-avatar.medlinker.com/1535598865kdj20ymg.jpg)
赞同使用内窥镜治疗唾液腺结石,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创伤太大,而且还有并发症,所以现在偏向于微创治疗。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