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疑病症的概念诊断和治疗方法

刘医师   馆陶县人民医院
心悸 胸痛 胃癌
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对健康的过虑,常夸大或曲解躯体的正常感觉,并错误地归因于严重的躯体疾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对身体畸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本病较少见,据流行病学的不完全调查,中国的患病率为0.15‰,文化落后地区较多见。两性间无差异,发病年龄男性多为40岁,女性多为50岁左右,老年人亦非罕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疑病症 英文名:hypochondria 别名:疑病性神经症 临床表现:持续存在先占观念,认为自己患了某种或多种严重的进行性疾病或目前尚未被认识的躯体疾病 就诊科室:精神病科 发病部位:头,颈,背,胸部 相关推荐 焦虑症 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胃气痛片 otc甲类 盐酸帕罗西汀片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考后综合症 指在考试结束之后 放松功 初学气功的人一般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 威廉姆斯综合症 一种非遗传性症状 偏执狂 一种罕见的精神病 盐酸氟西汀胶囊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盐酸丁螺环酮片 其他抗焦虑药 癔病 hysteria的译音 被爱妄想症 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 过度紧张 一种心理因素导致的强烈情绪反应 恐怖性焦虑障碍 以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境引起强烈的、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 癔症 由人的精神因素 焦虑性神经症 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疑病 恐惧症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儿童恐怖症 对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 强迫性神经症 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 强迫症 一种神经官能症 如何走出疑病症 恐癌症必读 疑病症吧 疑病症真的死路一条 概述 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对健康的过虑,常夸大或曲解躯体的正常感觉,并错误地归因于严重的躯体疾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 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 生病看医生,这是正常现象。可是有的"病人"反反复复看医生,却始终查不出是什么病,这就令人费解了。其实,这种人确实有病,只是他的病不是在身上,而是存在于思想上、精神上。从医学心理学上讲,这种病叫做"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简称为"疑病症"。这类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身体功能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引起患者注意。而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 根据中国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其总的患病率仅为0.15‰,国外统计本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一般认为男多于女,文化落后的地区较多见。 临床表现 正在加载疑病症 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心理障碍  有两种表现,一为疑病感觉,感觉身体某部或对某部位的敏感增加,进而疑病,或过分的关注。患者的描述较含糊不清,部位不恒定。但另一种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体,认为患有某种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确信实际上并不存在,但要求各种检查,要医生同情,尽管检查正常,医生的解释与保证并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认为检查可能有误。于是患者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此为一种疑病观念,系一类超价观念。带强烈的情感色彩。 疼痛  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约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状,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部或右髂窝。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患者常四处求医辗转于内外各科,毫无结果,最后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 其他躯体症状  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如内有一种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痛、呼吸困难,担心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状异样,还有诉体臭或出汗等。 病因 正在加载疑病症的担忧 疑病症患者病前常有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执、吝啬、谨慎等性格特征,男患者常有强迫性特点,女患者中具有癔症性格者较多,约1/3患者是由躯体疾病所诱发,部分患者可能是医源性。心理社会因素的强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  如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些检查,则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以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 素质因素  易感素质也是重要的发病基础,已发现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员有类似发作。此类病人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的关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性则与癔症性格有关。 鉴别诊断 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迁延数月或数年,预后较差。起病急、有明显诱因及得到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预后颇佳,如抑郁症和焦虑症伴有疑病症状,或在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发病,则预后好。一般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变为慢性迁延,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有明显精神因素,患者满怀信心,努力求治者,预后好,具有疑病性格者,易为慢性,信心不足,则预后不佳。 诊断标准 正在加载疑病症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 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象,表现为下述的至少一项: (1)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序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 (2)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 (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 3 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顾虑。 4 排除强迫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疑病症状不只限于惊恐发作。 与其他疾病鉴别 1 抑郁症 最常伴有疑病症状,如为重性抑郁症状,尚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性失眠,昼重夜轻的昼夜节律的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等症状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应特别注意与疑病症相鉴别,隐甙性抑郁症以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症的本质,但往往经过抗抑郁治疗常能获得显著的疗效,而疑病症则较困难。 2 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为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和妄想,病人并不积极求治,可以鉴别。 3 其他神经症 如焦虑症、神经衰弱和抑郁性神经症均可有疑病症状,但这些疑病症状均系继发性的。而疑病性神经症则其疑病症状为原发或首发症状。注意症状发生的顺序,结合临床的特点。 治疗 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精神治疗 正在加载疑病症 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在耐心倾听患者陈述与仔细检查之后,以事实说明所疑疾病缺乏根据,切忌潦草检查与简单解释。如配合其它治疗,疗效可能更好。对暗示性较高的患者,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催眠暗示可能获良效。 药物治疗 无多大俾益。抗焦虑与抗抑郁药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抗精神病仅对少数患者有效,哌迷清(2~8mg/d)对单一症状的疑病症可能有良效。 中药治疗 药(热)熨疗法、敷贴疗法、敷脐疗法、熏洗疗法等。 预防 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 参与养花、钓鱼、下棋等业余活动,分散对身体健康的高度注意力。 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焦虑、郁闷、压抑等不良情绪。 家人之间互相关心,增进沟通也可防止不良情绪。 案例 男子一年做100多次B超 32岁的黄新(化名)家住黄陂,一年多前初为人父后日渐消瘦,胃口越来越差,经常抱怨“吃不下”。到附近的社区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其有浅表性胃炎,开了点药,叮嘱他规律饮食即可。黄新服药后觉得毫无疗效,于是上网搜索,发现自己的症状和胃癌每一条都对得上,他惴惴不安地来到另一家二甲医院要求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可他还是不信,又到武汉市区的几家三甲大医院检查。一年来,黄新做了100多次B超,还尝试了针灸和中药,可仍感觉毫无改善。 经一位医生推荐,他带着一叠厚厚的检查单到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卫生科。原来妻子分娩时,黄新一直陪伴在身边,被妻子分娩时的场景吓倒了,引发惊恐障碍。加上他过于相信网上的“诊断”,表现出典型的疑病症。 女士自诊“绝症”留遗书 46岁的女子叶婷(化名)老是睡不着觉,肚子也总是鼓鼓胀胀的,面色很差。她去附近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叶婷还是不放心,上网搜索发现,有网友说很多癌症早期的症状都不明显,常规仪器不一定能查出来,叶婷怀疑自己身患绝症。儿子带着叶婷去好几家医院做检查,胃镜、肠镜、B超、CT等全做了一遍,花了近万元也没能查出什么病来。叶婷更加焦躁不安,失眠、胀气越来越明显,脾气越来越急躁。她怀疑自己得了查不出的“绝症”,流着泪悄悄写下遗书。儿子偶然看到遗书,带她到心理科求诊,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伴有轻度焦虑。
发布于 19-02-02 12:3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