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高尿酸与痛风的七大误解

刘医师   山西杏花汾酒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关于高尿酸和痛风,社会上有不少常见的认识误区,有必要跟大家一起来梳理和学习。 误解一:高尿酸等于痛风 由于痛风的致病因素复杂,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时可不要迷信于检验结果而耽误了对痛风的及时治疗。 误解二:高尿酸只会引起痛风 过高的尿酸沉积在骨骼、关节处,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 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解三:尿酸正常就万事大吉 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 < 420 μmol / L、女性 < 360 μmol / L。 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把尿酸控制在这样的正常范围是不够的,最新指南建议把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应降至 360 μmol/L 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 300 μmol/L 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误解四:尿酸高,不痛风就不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统一意见: 不管一个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过了一定数值,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误解五:急性发作时不能降尿酸 长期以来的观点均认为,如果在痛风急性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可能导致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加重炎症反应。 因此,痛风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药物几乎已成为痛风治疗中的金科玉律。 但是,2012 年《美国痛风管理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的抗炎药物保护下,急性期降尿酸治疗并非禁忌。 紧接着,2013 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专家共识》也认可了这一观点,认为不需要等到痛风急性症状缓解两周后,而是可以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 对于这一有悖常理的前卫观念,临床医生普遍还是倾向采取保守态度。毕竟,老观点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而新观点也还需要更多循证证据,它更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对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据此无需停止降尿酸治疗。 误解六:光靠饮食就能降尿酸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 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 20% 来源于食物摄取。 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数只能下降 10% ~ 20% 或 70~90 μmol / L)。 因此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不少患者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这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 误解七:降尿酸光靠药物就够了 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在饮食上大快朵颐,大不了再多吃片药呗,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根本无法控制病情。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不得不增加药物剂量,这大大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发布于 18-08-17 20:52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