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需要首先给予降温处理。因为体温的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退热处理不当,可能会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还有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诊断和治疗。 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物理降温: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搽身和(或)减少衣物等方法。因为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有较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搽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合理选择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为患儿最常用的退热剂,体温≥38.5C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退热治疗。 1、3个月内的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2、目前认为最适于儿童的解热镇痛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解热镇痛药。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可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 3、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每次10-15mg/kg,或每日1.5mg/O,每4-6h1次。3-12岁小儿每24h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d,直肠给药,每次150-300mg,每天1次。2岁以下须遵医嘱。 4、布洛芬:口服:分散片、混悬液:每日20mg/kg,分3次;稀释混悬液:每日20mg/kg,分2次;混悬滴剂:5-10mg/kg.次,必要时6-8h重复,每24小时不超过4次。布洛芬的推荐剂量为5-10mg/kg,6-8小时一次。 5、安乃近副作用较多,主要有肾毒性、为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过敏反应、致死性粒细胞数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不推荐应用。 6、阿司匹林与其他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相当,但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同时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儿童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时,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阿司匹林仅限于儿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等。我国的非典型肺炎治疗方案规定: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7、尼美舒利不良反应有低体温、胃肠出血和肝功能损害甚至衰竭,不宜作为退热首选药。 8、糖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可促使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