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所有药存放在一起
把常用药放在同一个药箱里,非常不科学。一是药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受温度、湿度等影响,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放在一起,会相互影响。二是有可能混淆药物的用药方法。三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在一起也不安全,因两者可能名称相同、外观相似,但规格不同。如果错误地将成人药物给儿童服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误区二:把药放到冰箱里
有人喜欢把药放到冰箱里。可是,不同的药物储存条件不同。药品的储存温度包括:常温(0℃~30℃),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阴凉(0℃~20℃),如桔贝合剂。冷藏(2℃~8℃),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部分药品还要求密封、避光、干燥等。所以,并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保存。
误区三:拆了药品包装存放
很多人觉得药品包装占地方,喜欢把药品拆了外包装来存放。但丢掉原包装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及药效。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甚至会相互发生反应。
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将药片连同包装一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药盒,同时别忘了标明有效期。
误区四:开封后保质期不变
很多人认为药品开封后,仍可以参照原包装的保质期。其实不然,药品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至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尤其是糖浆,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也不适合长期储存。未冷藏保存的口服液,即使严格按照贮藏条件保存,一般开封一个月后也不建议再服用。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