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复方”,是因为它们都含有多种针对感冒发热症状的药物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它们合起来也有一个共同药品名——小儿氨酚黄那敏。
小儿氨酚黄那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感冒症状,但是危害也显而易见,其中三种主要成分,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
婴幼儿的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头疼等症状;
危害:虽然是婴幼儿安全的退热药,但长期过量服用会有肝损害的危险。
2.马来酸氯苯那敏
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危害:有中枢抑制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宝宝嗜睡、乏力、困倦等。
3.人工牛黄
中药成分;
危害:部分患儿容易过敏。
国外有严格年龄限制,国内却被滥用
儿童复方感冒药首次在美国批准上市的时间是1976年,其在0~12岁儿童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是各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2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感冒药。同年,加拿大药品管理部门建议,6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感冒药。
2007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了3例一岁以下儿童使用感冒咳嗽药引起死亡的病例。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内部对6岁以下儿童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回顾发现:1969~2006年共有54例使用减鼻充血剂(包括伪麻黄碱、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死亡、69例使用抗组胺药)包括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死亡的报告。
因此,在多个欧美国家发达国家, 都不推荐 6 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的。比如在美国,药店出售的复方感冒药说明书上,严格标注了限制使用年龄段:
2 岁以下小儿禁用;
6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6 岁以上的儿童才根据需要自主使用。
回头再看看我们国内小儿氨酚黄那敏的药品说明书:

只标注了“1 岁以上的使用量标准”,并称“1 岁以下儿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良反应一栏备注是“可自行恢复”。
丝毫不提年龄的限制!难不成是中国的孩子更耐药?
那么孩子感冒时,如何安全用药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一般一周左右也能好。所以,感冒最主要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目的是让孩子感觉不要那么难受,并不是让感冒更快痊愈。
有些人认为一出现感冒症状就应该赶紧吃药,“将感冒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只有当症状烦扰到孩子正常生活,例如影响睡眠、喝水或进食,感觉难受才有可能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出现以下感冒症状,可对症治疗:
1.发热
如果发热让孩子不舒服,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给孩子多喝水。如果高烧不退,可以口服一些解热镇痛药物。
2.流涕和鼻塞
鼻塞可能会影响睡眠和进食,父母可以用吸鼻器清除鼻涕、或使用滴鼻或者喷鼻盐水,这些方法很安全,可能可以改善症状。
3.咳嗽
家长们常常会想法设法控制咳嗽,但其实咳嗽是一种气道刺激引发的生理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抑制咳嗽反而可能会导致分泌物潴留在气道中。
如果咳嗽很严重,或者超过预期的时间(例如超过 2 周仍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了),这时候不应该想办法控制咳嗽,而是应该先看医生找到咳嗽的原因。
4.喉咙痛
明显的喉咙痛会影响孩子吞口水和吃东西,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比如合并细菌感染。家中可以用盐水给孩子漱口,这是一种安全缓解喉咙痛的方法,配方可以用 240 毫升温水加 1/4~1/2 小勺的盐即可。
我国目前对4岁以下儿童感冒、咳嗽药还没有相关包装标识,提醒各位家长,4岁以下孩子用药最好到医院看过之后,再根据医嘱吃药,别擅自到药店给孩子购买非处方药,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剂量使用!
延伸阅读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宝宝生病不得不吃药。很多家长却大意用药、错误喂药,结果加重了宝宝的病情。以下是给宝宝喂药时常犯的错误做法,家长快来看看你有没有。
1.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危险!其实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宝宝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2.给宝宝干吞药片
错误!因为干吞的药片虽然不在嘴巴里面了,但药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3.欺骗宝宝药物味道就像糖果
小心!但这个善意的谎言很容易会让宝宝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4.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请避免!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5.过长时间吃药
一连吃了好几天,病情好像都没有好转。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必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以免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
6.擅自使用处方药
切记!即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
7.没有依照指示喂药
一些糖浆类药物服用前要先摇匀;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不能用牛奶给宝宝服药……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